2015-10-01*

要錢還是要命

我在寵物市場花1000元買了一隻出生不久的小狗。可是到家的第3天它就病了,我把它送到寵物醫院,醫生說這病很難治,要住院,先交2000元,未來可能還要花更多的錢,因為狗狗實在太小,所以醫好隻有50%的希望。
  
  於是我就有兩種選擇:治療,需要支出2000元甚至更多;放棄治療,再去買一隻差不多的狗隻需要1000元。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當然後者更合算。
  
  經濟學家們一直試圖為生命標價,生命無價這句話在他們這裏行不通,他們認為生命的價格是有高低的。美國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國會成立了一個受害者補償基金,這錢是每位受害者的家屬平分嗎?當然不。基金首先要測定的是每個人的經濟損失。一說到損失差別就大了,世貿中心北樓105層的期貨公司高管,年薪數百萬美元;而同一座樓110層世界之窗餐廳的廚師——一個來自秘魯的非法移民,每年才掙1.7萬美元。另外,年輕人的生命要比老年人值錢,男性的生命要比女性值錢(最後女性家庭得到的補償金比男性家庭少37%)。
  
  基金最後支付給2880位遇難者平均每人200萬美元左右的賠償,注意,這是個平均數。事實上,8個年薪超過400萬美元的遇難者家庭平均得到640萬美元,而補償最少的遇難者家庭隻拿到25萬美元。有意思的是,98個最有錢的家庭決定放棄賠償金,轉而吃大戶——和航空公司打官司,雖然這要花上一大筆律師費。幾年之後,有93個家庭與航空公司達成協議,平均的賠償金是500萬美元。
  
  這隻是對逝者的生命定價,那麽活人呢?經濟學家認為同樣可以定價。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謝林建議,可以根據人們肯為自己的生命安全花多少錢,來測定他們給自己生命的定價。一項關於家長為孩子購買自行車頭盔意願的研究得出結論,在美國父母的心中,孩子的價值為170萬到360萬美元(千萬別再說你是我的無價之寶這類的話)。
  
  根據世界銀行2007年的估測,一個印度公民的生命每年的維係成本為3162美元,那麽其一生的成本大概就是9.5萬美元。2005年一項關於墨西哥城工人工資的研究,把他們的生命價值量化為每人32.5萬美元。1995年,聯合國的一個氣候變化委員會提交了一份評估全球變暖的報告,把貧窮國家的人口生命值量化為15萬美元,而富裕國家的人口生命值量化為150萬美元(不過,這很快引起了發展中國家代表的公憤)。
  
  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廣播諷刺小品,說本尼從鄰居家回來,路上遇到了強盜,強盜威脅說:夥計,要錢還是要命?本尼是有名的守財奴,半天沒回答,強盜急了,繼續問:要錢還是要命?不料本尼回答道:你急啥,我這不正在考慮嘛。
  
  在經濟學家眼裏,小狗的生命量化值可以用它的成本來定義,也就是1000元。不過我不準備理會經濟學家的這些建議,盡管我和小狗的友誼也很淺,到目前為止,我們之間隻有它把狗屎拉在我地毯上的交情,但是我仍然願意花更多的錢挽救小狗。以我的人生經驗,某些經濟學家的建議未必比狗屎更有價值,這點我想我的小狗也會同意的。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 要錢還是要命

    我在寵物市場花1000元買了一隻出生不久的小狗。可是到家的第3天它就病了,我把它送到寵物醫院,醫生說這病...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