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清華校訓: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

清華校訓的由來:

 清華的校訓,源於我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學者梁啟超在清華的一次演講。梁啟超與清華保持了長久的密切關係,從1920年起,開始在清華係統地講學,1925年被聘為清華國學研究院教授(通稱導師)。他有三位兒子先後在清華求學:梁思成(1915-1923)、梁思永(1916-1924)、梁思忠(1918-1926)。1914至1917年間,梁啟超曾出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段祺瑞內閣的財政總長。期間,他數次來清華演講,還不時來清華小住,著書立說。在1914年11月5日一次以《君子》為題的演講中,他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完全人格,要做真君子。他說:《魯論》所述,多聖賢學養之漸,君子立品之方,連篇累牘勢難臚舉。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五十三。乾坤二卦所雲尤為提要鉤元。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條件庶幾近之矣。又說: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他勉勵學生: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之俊秀,為師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遊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子,行將焉屬?深願及此時機,崇德修學,勉為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梁啟超引經據典,慷慨激昂,使聽者為之動容。

  梁啟超先生這番激勵清華學子做真君子的話,與清華創建時深刻的曆史背景有著密切的關係。清華學堂(清華學校)的創建源於美國退款辦學,在美國通常被叫做賠款學校,美國退款辦學,原想通過這種方式從知識上與精神上支配中國的領袖,使類似(義和團運動)的事件難以再生。因此對於中國人來說,清華從誕生之日起,就背負著民族恥辱的印記。每一個有愛國心的清華師生,都不能不為祖國的、學校的命運而苦苦求索,他們在不斷地尋找自己的精神支柱。1914年,清華校刊上曾登載過清華同學的十不願,提出:(一)吾不願清華學生待友不誠;(二)吾不願清華學生對師不敬;(三)吾不願清華學生專事外表;(四)吾不願清華學生藐視國學;(五)吾不願清華學生學假仁義;(六)吾不願清華學生爭名奪權;(七)吾不願清華學生多看閑書;(八)吾不願清華學生多說閑話;(九)吾不願清華學生不讀報紙;(十)吾不願清華學生沿途食物。同時還提倡十個不可不,其中提到……為人之道不可不知;遠大之誌不可不存。後來又有人對即將留美的學生提出:不可染侈華……不可忘祖國……不可不勤學業……不可不慎言行。可以看到,清華早期學子在道德精神上在不斷地反複進行著自省自察。

  梁啟超的演講深深打動了清華師生,行健自強、厚德載物之語正是清華師生內心呼聲的升華。之後不久,清華學校就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定為校訓,以激勵師生。清華校歌中亦有自強,自強,行健不息之語。

  校訓,是學校規定的對師生有指導意義的詞語,也是一個學校精神、校風的內涵體現。

清華的第一個校訓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是清華精神的集中代表。清華自建校以來,一直與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自強不息,要求清華學生具有奮發圖強、勇往直前、爭創一流的品格;厚德載物,要求清華學生具有團結協作、嚴以律己、無私奉獻的胸懷。

  在不同的時代,清華師生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自勵、自勉,演繹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清華校風、學風和清華文化。在民族危亡的時候,清華人自強不息,是為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拯救祖國於水火之中。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中,清華與北大、南開風雨同舟,共組西南聯大,以剛毅堅卓為校訓,在學習、工作、生活各方麵體現出剛強、果敢、堅忍不拔、卓然不群的精神。剛毅堅卓,可以說是清華曾經有過的第二個校訓。

  新中國建立後,隨著曆史任務的變化,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蔣南翔校長提出培養紅色工程師、又紅又專的思想。在1980年劉達校長曾提倡發揚清華民主、科學、艱苦奮鬥的校風。清華人以時代的責任為使命,聽從祖國的召喚,不務虛名、不貪利祿,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八十年代中期,學校正式提出了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清華學風,要求清華學生擯棄浮躁、懶惰、粗枝大葉、墨守成規等陋習,辯證地塑造了清華學生的行動與思辨、學習與創造、務實與求新相結合的作風,成為清華畢業生在各個工作中取得良好聲譽的堅實基礎。這些不同時期不同的提法都是對清華曆代相傳的優良校風的高度概括,也是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精神在新時代的演進。正是在這樣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熏陶下,清華大學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治學、興業和治國之才。

  1999年4月24日清華88周年校慶之際,1958屆校友捐資建立了校訓壁碑,鑲嵌於圖書館老館門廳正中。在清華中央主樓大廳麵壁上和東大門校牌背麵也鐫刻著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八個大字。清華的第一個校訓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已成為清華永久的精神力量、博大的道德力量、強烈的感召力量。她曆久彌新,啟迪陶冶了一代代清華人,鼓舞著他們為民族振興和國家強盛貢獻力量。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