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餘秋雨的經典語錄

1、任何義無反顧的承受,都來自於對另一方麵的不能承受。

2、當家體驗是人生的最後一次精神斷奶。你突然感覺到終於擺脫了對父母、兄長、老師的某種依賴,而這種依賴在青年時代總是依稀猶在的;對於領導和組織,似乎更迫切了,卻又顯示出自己的獨立存在,你成了社會網絡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點;因此你在熱鬧中品嚐到了有生以來真正的孤立無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強大集於一身。於是,青年時代的多元體驗也就有了明確的定位和選擇。

3、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態有更大的危害。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記了自己的年齡,一會兒要別人像對待青年那樣關愛自己,一會兒又要別人像對待老人那樣尊敬自己,他永遠生活在中年之外的兩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齡裏落腳。

4、忘記中年可能是人生最慘重的損失。在中年,青澀的生命之果變得如此豐滿,喧鬧的人生搏鬥深沉成雍容華貴,沉重的社會責任已經溶解為日常的生活情態,常常遊離、矛盾的身心靈肉,隻有此刻才全然和諧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5、老年是如詩的年歲......中年太實際、太繁忙,青年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隻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經卸除,生命的甘苦也已了然,萬丈紅塵已移到遠處,寧靜下來了的周際環境和逐漸放慢了的生活節奏構成了一種總結性、歸納性的輕微和聲,詩的意境出現了。

6、中青年的世界再強悍,也經常需要一些蒼老的手來救助。平時不容易見到,一旦有事則及時伸出,救助過後又立即消失,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是一種早已退出社會主體的隱性文化和柔性文化,隱柔中沉積著歲月的硬度,能使後人一時啟悟,如與天人對晤。老年的魅力,理應在這樣的高位上偶爾顯露。不要驅使,不要強求,不要哄抬,隻讓它們成為人生的寫意筆墨,似淡似濃,似有似無。

7、如果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投身再大的事業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當做一個事業,聆聽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當做一個故事,我們一定會動手動筆,做一點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把這樣的事情稱之為收藏人生的遊戲。讓今天收藏昨天,讓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斷片連成了長線,原先的水潭連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會再有腐臭和幹涸的危險。

8、傳播,是謠言生命的實現方式。未經傳播的謠言,就像一顆不發芽的種子,一隻沒翅膀的禿鷲,一捆點不著的亂柴,沒有任何意義。嚴格說來那不叫謠言。

9、嫉妒的起點,是人們對自身脆弱的隱憂。

10、高水平的悲劇,並不是一定要觀眾麵對著一對情人的屍體涕淚交流,而是要觀眾在一種無可逆拗的曆史必然性麵前震驚和思索。美好的因緣,崇高的意願,不是由於偶然闖來的惡勢力的侵淩,而是由於像鐵一般堅硬和冷漠的客觀現實而遭到毀損。

11、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現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12、在這個世界上,眾口喧騰的可能是虛假;萬人嗤笑的,可能是真實。長久期盼的,可能是虛假,猝不及防的,可能是真實。疊麻架屋的,可能是虛假;單薄瘦削的,可能是真實。真實老被嗤笑,因此,傑出者的數量總是不大。

13、從社會轉型中感受到生存空間的危機,隻能產生兩種可能,第一種是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來擴大空間,第二種是毀損別人的生存空間來擴張自己。

14、任何社會轉型落實到人群中,主要表現為生存空間的盈縮,生存方式的轉移。這雖然不無殘酷,卻是曆史的必然。

15、醉態其實就是失態,失去平日的常態,常態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從眾慣性,這種慣性即帶來溝通的方便,又帶來削足適履的痛苦。更可怕的是幾乎所有人都會對這種痛苦產生麻木,漸漸把囚禁當作了天然。因此,偶爾失態,反倒可能是一種驚醒,一種救贖。

16、詩人往往多愁善感,遇到生命絕境,在精神上很可能崩潰。至於其他貌似狂放的文人,不管平日嘴上多麽萬水千山,一遇到真正的艱辛大多逃之夭夭,然後又轉過身來在行路者背後指指點點。文人通病,古今皆然。

17、真正的人生大選擇,是一種缺少參照坐標的自我挑戰。

18、人與人之間已無所謂單純的清濁、強弱、枯榮,大家都變成了一個自然過程,漸次分擔著不同著基調,每一個基調間互為因果又互相懲罰,互相陌生又互相嘲弄,斷斷續續結成所謂人生。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 餘秋雨的山居筆記讀後感

    餘秋雨的山居筆記讀後感(一) 文/徐棟 我在沒有讀《山居筆記》之前,隻知道它是一本散文集,但是,寫的什...

  • 餘秋雨的讀後感

    餘秋雨的讀後感(一) 靜靜的夜空,最好莫過於讀書,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品味。 《垂釣》是《餘秋雨...

  • 餘秋雨的經典語錄

    1、任何義無反顧的承受,都來自於對另一方麵的不能承受。 2、當家體驗是人生的最後一次精神斷奶。你突然感...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