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敬業和樂業》的讀後感

《敬業和樂業》的讀後感

梁啟超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在三千多年的封建傳統社會裏,率先提出了要想救中國,必須變革。並且和康有為、譚嗣同等人一起,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維新革命。讓百病纏身的大清國,也開始民主和富強,進行君主立憲製。

這場維新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是給中國點亮了一盞民主的燈。所以梁啟超先生是中國曆史上地位非常高的政治家。

麵對大國,政治上要革新,這是上層建築。全國人民艱苦奮鬥才是民族進步的基礎。所以梁先生一邊為中國命運殫精竭慮,另一方麵又傾心呼喚民眾。

這篇《敬業和樂業》是梁先生,給自己的學生做的演講。號召正在上學和馬上畢業學生,敬業樂業。做一個對社會有意義,對自己有價值的人。

梁先生,旁征博引,循循善誘。是佳作。

我用心讀完之後,感想很多。

這篇演講,是清朝末時候的,那時候國弱民窮。如此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梁先生尚有如此高的樂觀精神和積極態度。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是不是感到汗顏了?

一個國家的進步,一個民族的發現,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的。這是曆史的傳承。我們遇到的社會環境,是窮也好,富也罷。這是客觀基礎。

所以,我們不能抱怨,抱怨自己沒有生在更好的社會,更好的時代。因為這些不是我們能選擇的,也很可能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但是是我們是必須要麵對的。

既然不能選擇和改變,都是一種生活,那我們為啥不能換一種積極的心態呢?

梁先生在社會等級森嚴的那個時代,就說出來大總統和黃包車的一樣的高尚的道理。如果我們還為自己的所謂的不公正斤斤計較的話,就很慚愧了。
所以,有了積極心態,就不會被困擾。

作為學生,麵對一個老師,如果心態正確,就會主動適應老師的講課風格,就能最大效率的吸收知識。從愛老師,而愛這門課;愛這門課,而更喜歡這麽課;喜歡這門課,而更受益於這門課。就到達了梁先生所說的由敬業到樂業了。

相反,除了抱怨之外,會是什麽呢?先討厭老師,而討厭課,最後這門知識,就和自己無緣了。一門好像還能忍受,要是門數多了,也就一事無成了。一事無成,也就無業了。就成了梁先生所說的那種萬惡懶為首了。

作為家長,麵對孩子。如果隻是抱怨,孩子不努力,沒別人的孩子基礎好,遇到的老師不好,結識的同學不良,自己不會教育等等。那麽,抱怨結果就會失掉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機會。

相反,如果對孩子有信心,有個長久的期望。就會及時發現孩子的困擾;就會用心引導幫助孩子走過難關;就會主動和老師配合;就會用心尋找孩子成長最佳的教育方式。孩子也就會學業有成,長成對社會有益,對個人有價值的人。

同樣的事情,心態不同,結局迥異。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再抱怨了。而是敬業樂業,活出每個人的精彩。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 《敬業和樂業》的讀後感

    《敬業和樂業》的讀後感 梁啟超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在三千多年的封建傳統社會裏,率先提...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