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做人的最高境界

做人的最高境界

《大學》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教人修身做人。


1、恭、寬、信、敏、惠
從仁談修養:獨善其身、尊善天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人的品格修養正是體現、完善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中。麵對紛雜的利益世界,麵對各種誘惑和矛盾,麵對利益和功名的取舍抉擇,一個人能否表現出心平氣和、神閑氣定、坐懷不亂、榮辱不驚的氣度和心態,能從容不迫、舉重若輕、絲絲入扣、恰到好處地處理好一切事情,這就是修養問題。

子路問仁於孔子,子曰:能行王者於天下,仁矣。子路問哪五種,子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悔,寬則得眾,信則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恭則不悔:所謂恭乃莊重恭敬,即你尊重他人,他人就會尊重你,你就不容易受到羞辱。恭則不侮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的情結。恭則不侮是避免傷害的藝術。在與人相處時,應學會尊重別人,盡量減少對別人的傷害。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的基礎就是彼此之間的互不傷害。沒有誰會拒絕或敵視一張誠摯、謙恭的笑臉。當然光有微笑還不夠,如果微笑後麵缺少了真誠,那就成了笑裏藏刀、笑麵虎了。所謂寬乃寬宏大量,是一種容他人之過的胸懷。寬諒他人,就是等於善待自己。因為中國人推崇的是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瑤的人生哲理。

寬則得眾:所謂寬乃寬宏大量,是一種容他人之過的胸懷。寬諒他人,就是等於善待自己。因為中國人推崇的是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瑤的人生哲理。

信則任焉:所謂信乃誠實無欺。如果一個人踏實守信,別人就會喜歡與之交往,就容易得到他的信賴。信是美德,更是人格,而且是不朽的人格,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重要尺度。



敏則有功:所謂敏乃智能,明達事理。如果一個人辦事善用智能,知進知退,明輕重緩急之理,那麽他就容易成功。

惠則足以使人:所謂惠則足以使人是說如果你知道給他人以好處,就有人心甘情願的為你效勞。



● 寬的內涵品格。

○ 忍讓:小不忍則亂大謀。

◎ 那第如何做到寬?就要具備對他人的忍讓、包容、理解的品格和自我控製的能力。忍乃心上架著一把刀,肯定不是什麽快樂、輕鬆的事。


◎ 因為生活總是有得有失,一味抓住小利就會失去大利;而為了得到大利,作為得到的成本應該肯失去小利的。這個道理用於為人處世:如果你要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如果你要朋友就讓你的朋友顯得比你優越。當你處處壓倒別人的時候,也就是你的人際關係要出問題的時候。並不是你的表現錯了,而是你的生活理念錯了。你存在的方式讓他人感到是一種威脅,不舒服。因此,適當地把自己軟弱的一麵暴露給別人,是避免傷害的最好辦法。

○ 包容:人要有江納百川的胸懷就是包容。

◎ 江納百川,有容乃大;壁刃千尺,無欲則剛。無欲則剛是一種人到無求品自高的精神境界。剛乃方正之意,並不一定脾氣大。上等人有本領沒脾氣,中等人有本領有脾氣,下等人沒有本領脾氣大。這裏的剛是指本領無脾氣的上等人而言的。

◎ 江納百川,有容乃大含意有二:

其一,寬厚博大。容百川於腹中,即中國人常說腹中天地闊,常有渡人船;

其二,兼容並蓄。江納百川,泥沙俱下,其中免不了藏汙納垢,而貴在兼容。一個人可以堅守自己的道德操行,但對他人要寬容、包容,更不可能要求別人與你遵守相同的人生價值觀。

包容是一種美德,顯示了一個人的度量、力量和自信。能容偉大,亦能容卑微;能容高尚,亦能容平淡。

◎ 水至清無魚,人至純無友。

○ 理解: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

◎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主要是利益衝突。由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這種利益是私利,但絕不能簡單用自私來形容),因而處理問題的立場、方式方法和主導思想也就各不相同(這種不同往往又無明顯的是非之別)。

◎ 鮑管之交。


◎ 相互理解的原則還包括利用人性來管理心靈。人皆趨利避害,希望別人讚揚,害怕別人指責。人性的表現是:做錯事的人隻會怪別人,而不會怪自己,我們自己也如此。因此,當你要批評人時要明白,批評就象家鴿,它總會回來的。當你準備批評、指責別人時,可能會由於為自己辯護的心態作用,被批評的人會返過來指責你的。理解他人就要學會讓人他人保住麵子,哪怕是孩子。因為生活中每個人都顧及自己的麵子。你讓他人保住麵子,他人就會讓你保住尊嚴。

● 自我控製:自我控製是最難得的美德。人隻有先控製了自己才能控製別人。

◎ 在兩人爭吵時,回避沉默是最優雅的武器。回避不是怯懦,而是智能,沉默不是無能,而是有心計。麵對你的回避和沉默,對方會亂了方寸。因為你反擊對方的武器是他感到陌生或意料之外的。

◎ 自我控製能力是培養、修煉而來的,真正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水平。但是自我控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的確很難。

◎ 反求諸已是儒家的一個很重要的立身原則。所謂反求諸已,就是內省,即反思自我。與人相處: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別人的錯誤責備起來不要像對自己一樣嚴厲,要給予寬諒,那麽怨恨就少了。隻問自己應對人如何,不要求別人對你如何。

◎ 人學會控製自我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在因素,就是要有自知之明的精神。通常知人易,知已難。人天生具有的自衛心理、競爭心態和榮譽感,因而不敢也不大願意麵對自己的弱點。自知之明是需要坦蕩的襟懷和無私的勇氣的。所以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道家也提倡知,並給自知的品格以很高的地位: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信的內涵品

◎ 信是人格的自我升華。信有自信和信人兩重含義。自信就是對自己充滿信心,有不屈的精神和不怕失敗的勇氣和信念。信人又分為相信他人和被人信賴兩方麵。隻有相信他人,才會為之忠心耿耿,肝腦塗地。所以信與忠又總是聯係在一起的。被人所信也會帶來湧泉相報,但獲取他人信任的正規渠道是誠而非其它。

◎ 誠與信如一枚硬幣的兩麵,缺一不可。信和被信是互動的,也是可以相互激勵的。當一個人感到自己真正被人所信賴時,由於被感動,不忠會變成忠,誠信自信起。反之,如果經常懷疑一個對自己忠實、誠信的人,不信任會磨損忠誠。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一句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過,這句老話已被現代人修改為:用人必疑,疑人要用。用人不疑,就容易上當受騙:疑人不用,就會無人可用。看起來,一切都要因人而異。

● 敏的內涵品格。

◎ 孔子曾自謙地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仁者不憂是說有仁德的人沒有憂煩,隻有快樂。凡事都有解決的辦法,縱然一時沒有辦法解決,也能坦然處之。每個人都有煩惱、憂愁,而仁者的修養可以超越物質環境的拘絆,達到樂天知命的無憂境界,即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 智者不惑是說真正具有高度智能的人,沒有什麽迷惑懷疑的,一切坦然於心中。

◎ 勇者不懼是說隻要公義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蕩,人生沒有什麽可恐懼的。

◎ 孔子認為,聰明的人不一定是仁者(有修養的人),仁者(有修養的人)一定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 《智謀大全》的作者馮夢龍說:人要有智能,猶如土地要有水。土地沒有水就會幹涸,人沒有智能就是行屍走肉。

◎ 在中國文化中,智能和聰明是有區別的。智能乃上智,聰明乃下智。智能的人知道什麽時候該聰明,什麽時候不該顯露自己的聰明;而聰明的人隻知一味地顯示自己的聰明;聰明的人無時無刻忘不了向別人昭示自己聰明的大腦,但卻丟了腦袋,而智能的人則知道首先保護自己。中國曆史上智能莫過於箕子,聰明莫不過楊修,但一者盡天年,一者被殺了頭。

2、剛、毅、木、納
● 剛,乃無私;毅,乃果敢,有絕斷;木,乃質樸;納,乃語言遲鈍。

● 孔子把木的品格看作仁者品格,是由於木質樸、暢達、通順,軟硬適度,很符合溫而厲,威而猛,恭而安,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庸分寸。子貢曾問孔子,在學問和為人處事上,子路過於爐火純青,而子師又有點欠火候,兩者相比是不是子路更好一點呢?

● 子貢問孔子:——過猶不及。

● 質勝文則史,文勝質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中庸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方法。它要求恰到好處,不偏不倚,止於至善。與人相處:交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不可則止,莫自辱焉。

○ 交友之道

○ 寵辱不驚的品格修養。

● 老莊尚木、尚水。

○ 莊子以木喻人生。

○ 道家上善若水:即水是世界萬物中最好的。水是最柔的,東堵西流,西堵東流;水又是最堅的,水可以從沙漠中湧出,洪水來了衝跨萬物;水不與高山樹木論長短、爭高低,水往低處流,但水卻無處不到,無處不有。水的品格體現了道家以柔克剛的哲學理念。
3、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企業家修養,也是為人處世的準則。它體現了東方文化中的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而不相悖的生存競爭觀。

● 東西方競爭理念比較。

○ 不相害,不相悖與肉弱強食、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 後退一步自然寬,贏之有形與無形。

○ 東方氣功與西方拳師。

○ 下跳棋的哲學。
結 束 語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修養的人在一起很和睦,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思想;沒有修養的人在一起整天爭吵不休,矛盾重重,但每個人都無獨立思想,易受他人影響。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有仁德修養的人很舒泰(度量寬宏、胸襟開闊、光明爽朗)。但態度絕不驕傲;沒有仁德修養的人既驕傲又自卑,而且心境也不泰然。對於小人來說,不僅立人難,立已亦難。

器小易盈:一個人的成就,永遠不會高出他的修養。



儒家思想對做人的影響
孔子姓孔名丘,出生於公元前551年的魯國。他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很有影響的教師,是創立私學的第一人。他的思想言論集《論語》,就是由他的學生們編纂而成的。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他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經書,並在個人與社會、人與天、與其他人的關係等方麵都有自己的見解。

關於政治,孔子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關於品德,孔子強調仁和義,尤其是仁。孔子提出仁者愛人,一個人對別人懷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他作為人的使命。關於忠恕,孔子提出"己之所欲,施之於人",盡己為人謂之忠,另一方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謂之恕。"忠"和"恕"的做人原則也就是"仁"的原則,一個人按照"忠"和"恕"的原則去行事為人,也就是在"仁"的方麵的實踐。關於知命,孔子主張做自己認為應當做的事情,其價值也就在"做"之中,並不是為了要達到什麽目的。如果做了應當做的,在道德上便已釋然。能夠做到這樣,人就不會計較個人得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關於心靈修養,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段話正好印證了孔子本人心靈修養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他在人生最後階段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孔子學派取古代文明之精華,形成了一個文明傳統,因此,他被後人尊崇為"至聖先師"。以上所言,在馮友蘭先生所著的《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均有精辟的闡述。

《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是儒家最重要的經書,這四部書被稱為"四書"。在儒家的"四書"中,詮釋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即仁、義、禮、信、智。仁是做人的基礎;義是做人的氣節;禮是做人的文表;信是做人的支柱;智是做人的主導。

"仁"是做人的基礎,人做得好與不好,首先要看他是否有"仁"。

有一天,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問孔子何為仁德,孔子說:"約束自己,使言論行動都合乎禮儀就是仁。一旦堅持做下去,天下的人都會推崇你為仁人。實踐仁德,全憑自己,還憑別人嗎?"顏回道:"請問行動的綱領。"孔子答:"不合禮製的事不看,不合禮製的話不聽,不合禮製的話不說,不合禮製的事不做。"顏回說:"我顏回雖然遲鈍,但一定要把您剛才講過的話當成座右銘。"(先秦《論語•顏回》)關於仁德,孔子還對另一個名叫子張的弟子說過這樣的話:"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子張問他哪五者,孔子說;"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先秦《論語•陽貨》)

由此看來,孔子倡導的"仁"包含諸多方麵,其中包括知廉恥、知善惡、自重自愛,有強烈的榮辱感,還包括為人真誠、博愛、寬厚待人等等。

孟子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先秦《孟子•離婁下》)孟子的話,又對孔子關於仁的觀點作了補充。

孔子十分強調做人要仁,並且嚴格區分"義"和"利"。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就是要行義而不謀利,即"推己及人"。在中國,這種仁者愛人的思想一直傳承到現在。人們普遍認定仁是做人的基礎,也就是一個人的本質,一個人的所有的德性。仁與不仁,是衡量一個人品德修養優劣的象征。

"義"指的是做人的氣節。義是一種絕對的道德觀,也就是指道義以及符合道義的行為。"義"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所崇尚的一種精神。"義"的界限在於取不取不義之財;"義"的氣節在於能不能主持公正;"義"的境界在於敢不敢為正義獻身。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先秦《論語•述而》)孔子的意思是說,吃粗食,喝涼水,睡覺時彎著胳膊作枕頭,也有不少樂趣。幹不正當的事而得到的富和貴,對我來說就像是天上的浮雲。孔聖人對義的界限可謂分明。


簡單的來說:

我認為做好 仁義禮智信這幾個字就是做人高境界了,不過很難啊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 做人的最高境界:抱樸守拙

    做人的最高境界:抱樸守拙 1、淨化心靈,觀點犀利,詼諧幽默 糊塗的人一般呐於言,不是不會說,防禍從口出...

  • 做人的最高境界:抱樸守拙

    糊塗不出風頭,能避免站得高摔得疼。糊塗暗中助人,能在不知不覺中賺足人情。糊塗包容有雅量,達觀生活多快...

  • 做人的最高境界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做人的最高境界 《大學》說:格物、致知、誠意、...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