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李開複的勵誌故事


今天要談到的是一個比較有爭議性的人物,現任google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李開複。跟其他有名的職業經理人相比,李開複似乎有相當多的麻煩纏身。媒體指責他過於做秀,注重個人品牌勝過企業品牌。同行指責他誠信不夠,從互為競爭對手的微軟跳入google……但這些都不妨礙他在職業經理人的發展道路上越來越成功。

  首先讓我們回過頭先來看看李開複的背景資料:李開複其實是100%的純技術出身,他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係取得博士學位,憑借出色的研究能力畢業後留校任教2年。

  之後投身實業界,先後在apple、sgi和微軟任職……這期間無論職位怎樣變換,工作內容都與技術息息相關。但李開複最終成功擺脫了人們對技術人員木訥、怯於交際的慣常印象,一躍成為最搶手的職業經理人,甚至,2005年google不惜引發爭議,以高達1000萬美金的薪酬獎勵將李開複招致麾下。

  那麽從技術明星到明星職業經理人,李開複究竟是憑借什麽完成了這一角色轉變呢?

  通常,許多技術人才往往埋頭自己的研發,認為隻要努力把工作做好了,別人自然看得到,而忽略了溝通能力的重要性。其實再好的想法和產品,也要獲得同事、老板、公司和市場的認可,這都少不了出色的演講、勸服和溝通技巧。

  現在的李開複是一名演講高手,甚至有人認為他是天生的演說家,其實技術出身的李開複,在這方麵也曾遭受挫折。在讀博士期間因為演講和溝通能力的不足,他曾被學生評為最差的授課老師,學生們說 每天8點鍾去上開複博士的課是非常大的折磨,他不看我們,隻看黑板,與我們沒有互動。我們就在下麵睡覺。甚至學生把他的課叫做開複劇場。

  傷心的李開複決心提高自己的演講和溝通能力:他要求自己每個月都要去聽演講,並向優秀的演講者求教;同時,每個月自己還要做兩次演講.每次都要請同學或朋友去旁聽,並提出反饋意見。更值得注意的是,李開複不是一味的賣蠻勁,而是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培養了具有個人特點的溝通技巧。比如他發現:不用講稿,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表達會更好。於是,就隻在排練的時候使用講稿。慢慢的,他從怯於跟人講話,到遊刃有餘的演講,為日後職場上的轉變打下了基礎。

  第二,要成為一名管理人才,培養社交能力,尤其是在公司內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顯得尤為重要。大多數從事技術工作的人往往對人際交往有強烈的恐懼和排斥。

  李開複剛開始也不喜歡社交,但是他意識到如果一個人都不認識,那麽我在公司會失敗的。於是他下決心改變自己,剛到微軟的時候就拿來登記了幾百名高管聯係方式的名單,給這些高管一一打電話約一起吃午餐,在吃飯的過程中又請這名高管再介紹另外一名高管給他,通過這種方法,一年後李開複就發現自己在公司內的關係網有了顯著的擴大。

  第三,認清自己的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作為在外企的華人經理人,常常麵臨著不可突破的玻璃天花板,要想進入企業高層更是困難重重,李開複也不例外,但他在困惑中冷靜分析自己的優勢所在,即自己在華人中的強大號召力和影響力,這正是可以依靠的資源。

  在擔任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期間,李開複曾頻繁奔走於中國各個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並在許多高校成立了微軟俱樂部,與在校學生和研究人員進行互動,積累了大量人氣。他還在中國陸續進行了50多場演講,陸續寫了6封給中國學生的信,創辦了一個專門與大學生交流的網站開複學生網,被稱為中國it人才導師。

  盡管這些做法遭到詬病,被外界認為是在構建他的個人品牌。但事實證明,這些資源的積累,使個人品牌和公司品牌得到共贏。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的迅速發展就證明了李開複 人氣的優勢。

  仔細回味李開複職業的一路發展和現在的輝煌,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成功無非來自於這樣兩點:認清自己的不足和優勢,對不足的方麵,隻要下決心改正,永遠不用擔心改進的時間是不是太晚。

  第四,補短的同時,更不要忘記自己的優勢所在。因此不論目前我們處於職業的哪一個階段,李開複的成功經驗或多或少都可以給一點啟示。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 李開複的故事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也許,時下裏很多年輕人正在瘋狂地崇拜著這位大學生導師,履曆多彩多姿的職業經理人,然而也許有些人罵他,...

  • 冷靜地思考李開複的故事

    李開複離開了其一生中最滿意的公司:google,飽含深情地寫下《世界因你不同》的自傳,在這本書的節選裏,我...

  • 李開複的勵誌故事

    今天要談到的是一個比較有爭議性的人物,現任google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李開複。跟其他有名的職業...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