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嶽飛被12道金牌召回後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

紹興九年(1139),嶽飛在鄂州(今湖北武昌)聽說宋金和議將達成,立即上書表示反對,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並直接抨擊了相國秦檜出謀劃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動,使秦檜銜之(抱恨)。和議達成後,高宗趙構下令大赦,對文武大臣大加爵賞。可是,詔書下了三次,嶽飛都加以拒絕,不受開府儀同三司(一品官銜)的爵賞和三千五百戶食邑的封賜。他在辭謝中,痛切地表示反對議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後高宗對他好言相勸,嶽飛方受。此後嶽飛上表,願定謀於全勝,期收地於兩河,唾手燕雲,終欲複仇而報國。高宗沒有采納。

紹興十年(1140)五月,金國撕毀和議,兀術等分四道來攻。由於沒有防備,宋軍節節敗退,城池相繼失陷。隨後高宗韓世忠、張俊、嶽飛等出師迎擊。很快,在東、西兩線均取得對金大勝,失地相繼收回。嶽飛揮兵從長江中遊挺進,實施銳不可當的反擊,他一直準備著的施展收複中原抱負的時機到來了。
  嶽家軍進入中原後,受到中原人民的熱烈歡迎。這年七月,嶽飛親率一支輕騎駐守河南郾城,和金兀術一萬五千精騎發生激戰。嶽飛親率將士,向敵陣突擊,大破金軍鐵浮圖和拐子馬,把金兀術打得大敗。嶽飛部將楊再興,單騎闖入敵陣,想活捉金兀術,可惜沒有找到,誤入小商河,被金兵射到幾十處箭傷,豪勇無比。嶽家軍將士具有守死無去的戰鬥作風,敵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嶽家軍陣容搖動。郾城大捷後,嶽飛乘勝向朱仙鎮進軍(離金軍大本營汴京僅四十五裏),金兀術集合了十萬大軍抵擋,又被嶽飛打得落花流水。嶽飛這次北伐中原,一口氣收複了潁昌、蔡州、陳州、鄭州、河南府、汝州等十餘座州郡(中原之地基本被嶽家軍所收複。),並且消滅了金軍有生力量,金軍全軍軍心動搖,金兀術連夜準備從開封撤逃。南宋抗金鬥爭有了根本的轉機,再向前跨出一步,淪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複了。嶽飛興奮地對大將們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而金軍則發出了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哀歎。

  就在抗金戰爭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刻,朝廷連下十二道金牌(紅漆金字木牌),急令嶽飛措置班師。在要麽班師、要麽喪師的不利形勢下,嶽飛明知這是權臣用事的亂命;但為了保存抗金實力,不得不忍痛班師。嶽飛憤慨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複!嶽飛的抗金戰鬥,至此被迫中斷。 嶽家軍班師時,久久渴望王師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攔道慟哭。嶽飛為了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故意揚言明日渡河,嚇得金兀術連夜棄城北竄,準備北渡黃河,使嶽飛得以從容地組織河南大批人民群眾南遷到襄漢一帶,才撤離中原。這時,有一個無恥的書生,騎馬追上金兀術扣馬而諫:太子(兀術)毋走,京城可守也,嶽少保兵且退矣。金兀術又整軍回到開封,不費吹灰之力,又占領了中原地區。

  嶽飛一回到臨安,立即陷入秦檜、張俊等人布置的羅網。

紹興十一年(1141),他遭誣告謀反,被關進了臨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車橋附近)。監察禦史萬候卨(音末期屑)親自刑審、拷打,逼供嶽飛。據說與此同時,宋金政府之間,正加緊策劃第二次和議,雙方都視抗戰派為眼中釘,金兀術甚至凶相畢露地寫信給秦檜:必殺嶽飛而後可和。在內外兩股惡勢力夾擊下,嶽飛正氣凜然,光明正大,忠心報國。從他身上,秦檜一夥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證據,韓世忠當麵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莫須有。韓世忠當場駁斥:‘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紹興十一年農曆除夕夜,高宗下令賜嶽飛死於臨安大理寺內,時年三十九歲。嶽飛部將張憲、兒子嶽雲亦被腰斬於市門。民族英雄嶽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

從十二金牌召回嶽飛開始,似乎就已注定如《滿江紅》詞所雲:「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謀事:還有何可謀,複有何話說?
自身:痛苦的經曆即將開始。
財運:財破耗,不可避。
子女:最好避免拖累子女。
出行:出行凶險,避免南行。
學業:原本出眾,現今退步。
事業:難言事業,一敗塗地。
姻緣:緣盡緣去,毋複相知。
家宅:有宅破之危機,宜修德以趨避。
病情:病情轉重,意料之內。
啟示:嶽飛奉十二金牌召命,從江北返回臨安,明顯是由個人事業高峰滑落的轉捩點,此後一蹶不振,在臨安下獄後際遇更為悲慘!近代很多人說他可不奉召,又說其愚忠等。其實,嶽飛前半生英雄無敵,功業順遂,盡享皇恩,可能從來不曾想像到,自己竟會有此下場!這就是軍事與政治的分別,也許武將眼中隻限於戰場決勝,不知後方的戰場更為凶險。求得此籤者宜速作決斷,以免墮入更失敗的深淵。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