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2*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文/Lucienne

  本書以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為基礎,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談話展開論述,以56篇千字短文組成。

  提起心理學家,知名度最廣的是弗洛伊德吧,《夢的解析》是各大必讀書目裏的常客,精神分析法在文學電影評論上被廣泛采用。相比之下,阿德勒遠沒有弗洛伊德出名,有些觀點正好是弗洛伊德的對立麵。這本書並非阿德勒所著,而是兩位作者基於他的理論撰寫而成的通俗類心理自助讀物。

  阿德勒理論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反常識,顛覆之前的認知,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種基本問題。

  本書語言非常通俗,因此閱讀感非常好,閱讀速度快的人,1小時就能讀完第一遍。第一遍閱讀時我習慣劃出每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經典的例子,以後翻閱的時候隻要看勾畫出來的重點就足夠了。

  本書論述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 如何擺脫過去的創傷:我們的不幸是由自己選擇的,否定弗洛伊德的心靈創傷論,要從目的去看待現在的行為,而不是從過去的經曆找原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曆,而是我們賦予經曆的意義。

  二 人際關係是一切煩惱的源頭:追求別人的認可,害怕被別人討厭,對他人抱有期待,是人機關係痛苦的原因,采用課題分離讓人際關係變得非常簡單,達到共同體感覺能得到幸福的人際關係。

  三 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而不是過去和未來

  寫下對我啟發最大的幾個理論:

  目的論

  目的論與原因論正好相反。原因論認為,人生是線性發展的。我們的現在由過去決定,是過去的心理創傷導致了現在的自己,也就有了現在常被社會輿論提及的原生家庭禍害論、父母皆禍害。

  而阿德勒的目的論否認心靈創傷的存在,一個人目前采取什麽行動、有什麽樣的行為,不是過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現在他要達到什麽樣的目的所形成的。

  高三有找過一個心理谘詢師,那時我第一次聽到原生家庭和精神創傷理論,這種原生家庭原因論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一切都是宿命難以改變的消極心態中。第一次聽到目的論的時候,我是相當難以接受的。但是從這個角度去看問題,改變看起來又容易多了。心理學有很多派別,各家理論都了解一些,是有益的。

  例子s:

  一個足不出戶、無法工作、無法回歸社會的年輕人,是為了此刻不出門,為了不出門也能得到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資源,所以才製造出對出門的恐懼情緒。

  不是因為被對方的行為激怒,而是因為未掌握其他溝通方式,隻知道用怒氣去震懾對方,所以才產生了憤怒情緒。

  不是因為過去的心靈創傷,所以導致現在的抑鬱,而是因為想獲得關注,想得到關心,想成為人群中特殊的人,所以選擇了抑鬱情緒。

  不是因為有一個無能的上司,所以做不好工作。而是因為自己無法提出更好的建議,也沒有拒絕命令的勇氣,才把責任全都推在上司身上,製造出一個無能的上司。

  這和初高中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因果,原因在前,結果在後是一個顛覆。

  目的論對常規思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也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很多事情,要先被看到,才能有改變的可能。

  課題分離

  如果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生就簡單到讓人無法相信。

  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幹涉。

  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我的期待而活。因此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時,不應該憤怒。

  辨別一件事是誰的課題的方法非常簡單:某種行為所帶來的結果最終的承擔者是誰?

  例子1

  孩子不願意學習,最終的後果是孩子來承擔。也就是說,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而所謂為了你著想,你必須好好學習,為的其實不是孩子,而是為了滿足父母自身對孩子的期待,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

  阿德勒理論建議采取的方法是:

  在了解孩子想幹什麽的基礎上,對他進行守護。我們隻要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要學習的時候,父母時刻準備著提供應有的資源和幫助,但絕不對孩子的課題進行幹涉。不去命令孩子,而是幫助孩子建立起我能夠好好學習的自信以及能力。

  我們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是不能強迫它喝水。能夠改變自己的隻有自己。

  例子2

  回報思想的束縛

  回報思想就是對他人課題的一種幹涉,如果在人際關係中被回報思想束縛,就會產生因為我為你做了什麽,所以你就應該給與相應的回報。

  我選擇為你做了什麽,這是我自己的課題。至於你如何對待我為你做的事情,則是你的課題。

  例子3

  我和父親的關係非常糟糕,當我下定決心要修複和父親的關係時,父親如何看待我對他的靠近,這是父親的課題,與我毫無關係,我也無法左右。發生改變的隻是我自己,不應該抱著我改變了,你就必須有所改變的期待,不把改變自己當做操縱他人的手段。

  必須有人先開始,由我來開始,即使對方不合作,那也是對方的課題。

  共同體感覺

  把他人當做夥伴,並能從中感覺到有自己的位置的狀態,就是共同體感覺。

  共同體感覺是把對自己的執著(self interest)轉移到對他人的關心(social interest),是對夥伴持有無條件的信任。不去想別人可以給我帶來什麽,而是專注於我能給別人帶來什麽。

  啟示1   不評價他人,不表揚也不批評,而是去鼓勵。

  你畫得很好。你做菜的手藝很好。

  表揚也是一種評判行為。這個行為透露了位高者對位低者的俯視視角,不自覺地營造出一種我比對方高一等的視角。表揚和批評這種賞罰教育,背後的目的都是操縱。很容易讓對方形成我為了得到表揚,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所以去做某事。

  如果把反饋換成:

  我很喜歡你的畫,它的色彩讓我想到xxxx,畫裏的場景讓我聯想起xxxx,產生xxx的感覺。

  我很喜歡吃你做的菜,偏甜的口味讓我想到我媽媽的手藝。

  不去評判他人,而是說出更加真誠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激、尊敬和喜悅。

  對方也會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是有用的、有價值的,從而感到自己的價值。

  這裏也就回到了最開始的共同體感覺提到的:關注自己能給對方帶來什麽。

  不是想聽到對方對自己的表揚,不是為了贏得對方的認可,所以才去做這些事情。

  而是為了給對方帶去幸福感、帶去幫助,為了讓對方感到開心,所以才去做這些事情。

  啟示2  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

  無條件地相信就是信賴。雖然有可能會遭遇背叛,但還是選擇相信,這就是信賴。

  如果把人際關係都建立在懷疑之上,生活中處處充滿懷疑,這樣必定建立不起積極的的人際關係。

  隻有選擇了無條件的信賴,才可以擁有更加深厚的關係。

  信賴是自己的課題,至於對方要不要去背叛,則是對方的課題。我隻需要考慮我該怎麽做。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文/Lucienne 本書以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為基礎,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談話展開...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