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周國平人生哲思錄

我的人生觀若要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真性情。我從來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標,覺得隻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沒有虛度了人生。所謂真性情,一麵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麵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
  
  幸福主要是一種內心體驗,是心靈對於生命意義的強烈感受,因而也是以心靈的感受力為前提的。所以,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必須有一個真實的自我 ,一顆飽滿的靈魂,它決定了一個人爭取成功和體驗幸福的能力。
  
  人做事情,或是出於利益,或是出於性情。出於利益做的事情,當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凡是出於性情做的事情,亦即僅僅為了滿足心靈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標準。屬於此列的不僅有讀書,還包括寫作、藝術創作、藝術欣賞、交友、戀愛、行善等等,簡言之,一切精神活動。
  
  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至人喻以情。義教人奉獻,利誘人占有,前者把人生變成一次義務的履行,後者把人生變成一場權利的爭奪,殊不知人生的真價值是超乎義務和權利之外的。
  
  你說,得活出個樣兒來。我說,得活出個味兒來。名聲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對人對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換來換去,我還是我。脫盡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報酬都在眼前。愛情的報酬就是相愛時的陶醉和滿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締結良緣。創作的報酬就是創作時的陶醉和滿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揚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給人以陶醉和滿足,就不足以稱為美好。
  
  在五光十色的現代世界中,讓我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真理: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
  
  一個人為維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並不多,超乎此的屬於奢侈品。它們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強求服務,反而成了一種奴役。現代人是活得愈來愈複雜了,結果得到許多享受,卻並不幸福,擁有許多方便,卻並不自由。
  
  山珍海味,揮金如土,更多的是擺闊氣。藏嬌納妾,美女如雲,更多的是圖虛榮。萬貫家財帶來的最大快樂並非直接的物質享受,而是守財奴清點財產時的那份欣喜,敗家子揮霍財產時的那份痛快。凡此種種,都已經超出生理滿足的範圍了,但稱它們為精神享受未免肉麻,它們至多隻是一種心理滿足罷了。
  
  一個人隻要肯約束自己的貪欲,滿足於過比較簡單的生活,就可以把這些減少到最低限度。遠離這些麻煩的交際和成功,實在算不得什麽損失,反而受益無窮。我們因此獲得了好心情和好光陰,可以把它們奉獻給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真正感興趣的事,而首先是奉獻給自己。對於一個滿足於過簡單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寬闊的。
  
  所謂對人生持占有的態度,倒未必專指那種唯利是圖、貪得無厭的行徑。據我的理解,凡是過於看重人生的成敗、榮辱、福禍、得失,視成功和幸福為人生第一要義和至高目標者,即可歸入此列。因為這樣做實質上就是把人生看成了一種占有物,必欲向之獲取最大效益而後快。
  
  在人生中還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淩駕於一切成敗福禍之上的豁達胸懷。在終極的意義上,人世間的成功和失敗,幸福和災難,都隻是過眼煙雲,彼此並無實質的區別。
  
  當我們這樣想時,我們和我們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個距離,反而和我們的真實人生貼得更緊了,這真實人生就是一種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豐富的人生閱曆和體驗。
  
  東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說。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義是教人去除貪鄙之心,由不執著於財物,進而不執著於一切身外之物,乃至於這塵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為六度之首,即從迷惑的此岸渡向覺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橋梁。
  
  俗眾借布施積善圖報,寺廟靠布施斂財致富,實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經。我始終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徹的人生哲學,對它後來不倫不類的演變深不以為然。
  
  佛教主張無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這回事了。無物屬於自己,連自己也不屬於自己,何況財物。明乎此理,人還會有什麽得失之患呢?
  
  當然,佛教畢竟是一種太悲觀的哲學,不宜提倡。隻是對於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劑。我們在社會上盡可以積極進取,但是,內心深處一定要為自己保留一份超脫。有了這一份超脫,我們就能更加從容地品嚐人生的各種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我們總是以為,已經到手的東西便是屬於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覺得蒙受了損失。其實,一切皆變,沒有一樣東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時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斷地得而複失,習以為常,也許能更為從容地麵對死亡。
  
  肖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大損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對小損失不再計較。無窮天地,那駝兒用你精細。
  
  人的心,進化的最高產物,世上最複雜的東西,在這小小的綠芽麵前,才恢複了片刻的純淨。
  
  一種把人與土地隔絕開來的裝置是不配被稱作家鄉的。被陽光和土地放逐是最悲慘的放逐。擁擠導致人與人的碰撞,卻堵塞了人與自然的交流。人與人的碰撞隻能觸發生活的精明,人與自然的交流才能開啟生命的智慧。
  
  長年累月關閉在窄屋裏的人,大地和天空都不屬於他,不可能具有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想象力。對於每天夜晚守在電視機前的現代人來說,頭上的星空根本不存在,星空曾經給予先哲的偉大啟示已經成為失落的遺產。
  
  上帝創造了鄉村,人類創造了城市。這是英國詩人庫柏的詩句。我要補充說:在鄉村中,時間保持著上帝創造時的形態,它是歲月和光陰;在城市裏,時間卻被抽象成了日曆和數字。
  
  一個旅字,一個遊字,總是單獨使用,凝聚著離家的悲愁。山曉旅人去,天高秋氣悲。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孑然一身,隱入蒼茫自然,真有說不出的淒涼。
  
  遊覽名勝,我往往記不住地名和典故。我為我的壞記性找到了一條好理由——我是一個直接麵對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生命,曆史不過是細節。
  
  情欲是走向空靈的必由之路。本無情欲,隻能空而不靈。
  
  詩人陶醉於眼前的圖畫:柳堤,竹溪,鷗鷺,還有農夫漁翁——每人都正貪營活計,不知他在圖畫裏。
  
  誰更快樂,是看畫的詩人,還是身在畫中卻不知的農夫漁翁?
  
  內在生活充實的人仿佛有另一個更高的自我,能與身外遭遇保持距離,對變故和挫折持適當態度,心境不受塵世禍福沉浮的擾亂。
  
  物質的、社會的、世俗的苦惱太多,人就無暇有存在的、哲學的、宗教的苦惱。日常生活中的瑣屑限製太多,人就不易感覺到人生的大限製。我不知道這值得慶幸,還是值得哀憐。
  
  一個人如果把自己僅僅依附於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極其美好的事物,順利時也許看不出他的內在空虛,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風浪,例如社會動亂,事業挫折,親人亡故,失戀,等等,就會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潰。
  
  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隻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存在。名聲、財產、知識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後,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
  
  一個人怎樣才算擁有自我呢?我認為有兩個可靠的標誌。一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興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並感到內在的愉快和充實。二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處世做人的原則,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標軸,使他在俗世中不隨波逐流。
  
  為別人對你的好感、承認、報償做的事,如果別人不承認,便等於零。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沒有一個人承認,也絲毫無損。
  
  耶穌說:一個人賺得了整個世界,卻喪失了自我,又有何益?盧梭說: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後把模子打碎了。
  
  自愛者才能愛人,富裕者才能饋贈。給人以生命歡樂的人,必是自己充滿著生命歡樂的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既不會是一個可愛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愛別人。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麵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
  
  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閑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隻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麵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反過來說,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嚐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世上正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最怕的就是獨處,讓他們和自己呆一會兒,對於他們簡直是一種酷刑。隻要閑了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他們的日子表麵上過得十分熱鬧,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想方設法避免麵對麵看見自己。
  
  一切交往的質量都取決於交往者本身的質量。唯有在兩個靈魂充實豐富的人之間,才可能有真正動人的愛情和友誼。
  
  托爾斯泰在談到獨處和交往的區別時說:你要使自己的理性適合整體,適合一切的源,而不是適合部分,不是適合人群。說得好。
  
  我是喜歡獨處的,不覺得寂寞。我有許多事可做:讀書,寫作,回憶,遐想,沉思,等等。做著這些事的時候,我相當投入,樂在其中,內心很充實。但是,獨處並不意味著和自己在一起。在我潛心讀書或寫作時,我很可能是和想象中的作者或讀者在一起。
  
  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麽。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
  
  活得真誠、獨特、瀟灑,這樣活當然很美。不過,首先要活得自在,才談得上這些。如果你太關注自己活的樣子,總是活給別人看,或者哪怕是活給自己看,那麽,你愈是表演得真誠、獨特、瀟灑,你實際上卻活得愈是做作、平庸、拘謹。
  
  如果寫日記時知道所寫的內容將被另一個人看到,那麽,這個讀者的無形在場便不可避免地會改變寫作者的心態,使他有意無意地用這個讀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寫下的東西。結果,日記不再成其為日記,與上帝的密談蛻變為向他人的傾訴和表白,社會關係無恥地占領了個人的最後一個精神密室。
  
  當一個人在任何時間內,包括在寫日記時,麵對的始終是他人,不複能夠麵對自己的靈魂時,不管他在家庭、社會和一切人際關係中是一個多麽誠實的人,他仍然失去了最根本的真實,即麵對自己的真實。
  
  真正有獨特個性的人並不竭力顯示自己的獨特,他不怕自己顯得與旁人一樣。那些時時處處想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虛榮心十足的平庸之輩。
  
  在不能說真話時,寧願不說話,也不要說假話。必須說假話的場合是極其稀少的。不能說真話而說真話,蠢。不必說假話而說假話,也蠢。
  
  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還是做人,懂得自愛自尊,使自己有一顆坦蕩又充實的靈魂,足以承受得住命運的打擊,也配得上命運的賜予。倘能這樣,也就算得上做命運的主人了。
  
  從一個人如何與人交往,尤能見出他的做人。這倒不在於人緣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種人際關係是否和睦。人緣好可能是因為性格隨和,也可能是因為做人圓滑,本身不能說明問題。
  
  在與人交往上,孔子最強調一個信字,我認為是對的。待人是否誠實無欺,最能反映一個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像勤勉、誠信這樣的品行與報酬多少還有間接的聯係,有一些更重要的品行,例如正直和善良,連間接的聯係也沒有,有時候甚至會給自己帶來利益的損害。
  
  人生有許多出於自然的享受,例如愛情、友誼、欣賞大自然、藝術創造等等,其快樂遠非虛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們也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條件。我把這類享受稱作對生命本身的享受。 人生的種種享受是需要好的心境的,而貧困會剝奪好的心境,足以扼殺生命的大部分樂趣。金錢的好處便是使人免於貧困。
  
  在提供積極的享受方麵,金錢的作用極其有限。人生最美好的享受,包括創造、沉思、藝術欣賞、愛情、親情等等,都非金錢所能買到。原因很簡單,所有這類享受皆依賴於心靈的能力,而心靈的能力是與錢包的鼓癟毫不相幹的。
  
  塞涅卡說得好:許多東西,僅當我們沒有它們也能對付時,我們才發現它們原來是多麽不必要的東西。我們過去一直使用著它們,這並不是因為我們需要它們,而是因為我們擁有它們。
  
  判斷一個人是金錢的奴隸還是金錢的主人,不能看他有沒有錢,而要看他對金錢的態度。正是當一個人很有錢的時候,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出這一點來。一個窮人必須為生存而操心,金錢對他意味著活命,我們無權評判他對金錢的態度。
  
  物質所能帶來的快樂終歸是有限的,隻有精神的快樂才有可能是無限的。
  
  千萬不要以為,這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是天生的壞人。事實上,他們與我們中間許多人的區別隻在於,他們恰好處在一個直接麵對巨大誘惑的位置上。任何一個人,倘若渴慕奢華的物質生活而不能自製,一旦麵臨類似的誘惑,都完全可能走上同樣的道路。
  
  公開謳歌財富,是資本主義造就的新觀念。不過,我們應當仔細分辨,這一新的財富觀究竟新在哪裏。按照韋伯的解釋,資本主義精神的特點就在於,一方麵把獲取財富作為人生的重要成就予以鼓勵,另一方麵又要求節製物質享受的欲望。
  
  最高的物質幸福是什麽?我讚成托爾斯泰的見解:對人類社會來說,是和平;對個人來說,是健康。在一個時刻遭受戰爭和恐怖主義的威脅的世界上,經濟再發達又有什麽用?如果一個人的生命機能被徹底毀壞了,錢再多又有什麽用?所以,我在物質上的最高奢望就是,在一個和平的世界上,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過一種小康的日子。
  
  人活世上,主旨應是享受生活樂趣,從這意義上理解玩物,則玩物也可養誌,且養的是人生之大誌。因它而削弱、衝淡(不必喪失)其餘一切較小的誌向,例如在權力、金錢、名聲方麵的野心,正體現了很高的人生覺悟。
  
  純粹泄欲的OK活動隻是性消費,靈肉與共的愛情才是性的真享受;走馬看花式的遊覽景點隻是旅遊消費,陶然於山水之間才是大自然的真享受;用電視、報刊、書籍解悶隻是文化消費,啟迪心智的讀書和藝術欣賞才是文化的真享受。要而言之,真正的享受必是有心靈參與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謂靈魂的愉悅和升華的因素。
  
  一個人的身體構造決定了他真正需要和能夠享用的物質生活資料終歸是有限的,多出來的部分隻是奢華和擺設。單就個人物質生活來說,一個億萬富翁與一個千萬富翁之間不會有什麽差別,錢超過了一定數量,便隻成了抽象的數字。
  
  人生最美好的享受都依賴於心靈能力,是錢買不來的。錢能買來名畫,買不來欣賞,能買來OK服務,買不來愛情,能買來豪華旅遊,買不來旅程中的精神收獲。金錢最多隻是我們獲得幸福的條件之一,但永遠不是充分條件,永遠不能直接成為幸福。
  
  古希臘哲學家伊璧鳩魯把快樂視為人生最高價值,他的哲學的核心思想恰恰是主張,真正的快樂對於物質的依賴十分有限,無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條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財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帶來快樂的增加了。奢侈對於快樂並無實質的貢獻,往往還導致痛苦。
  
  健康是為了活得愉快,而不是為了活得長久。活得愉快在己,活得長久在天。而且,活得長久本身未必是愉快。
  
  在我看來,創造在生活中所占據的比重,乃是衡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的主要標準。生活質量的要素:一、創造;二、享受;三、體驗。
  
  決定一種活動是否具有創造性的關鍵在於有無靈魂的真正參與。一個畫匠畫了一幅毫無靈感的畫,一個學究寫了一本人雲亦雲的書,他們都不是在創造。相反,如果你真正陶醉於一片風景、一首詩、一段樂曲的美,如果你對某個問題形成了你的獨特的見解,那麽你就是在創造。
  
  本身即是享受。有一位夫人督促羅曼.羅蘭抓緊寫作,快出成果,羅曼.羅蘭回答說:一棵樹不會太關心它結的果實,它隻是在它生命液汁的歡樂流溢中自然生長,而隻要它的種子是好的,它的根紮在沃土中,它必將結好的果實。
  
  一個人隻是為謀生或賺錢而從事的活動都屬於勞作,而他出於自己的真興趣和真性情從事的活動則屬於創造。勞作僅能帶來外在的利益,唯創造才能獲得心靈的快樂。但外在的利益是一種很實在的誘惑,往往會誘使人們無休止地勞作,竟至於一輩子體會不到創造的樂趣。
  
  世上許多人是在外在動機的推動下做工作的,他們的確無法理解為自己工作是怎麽一回事,一旦沒有了外來的推動,他們就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了。
  
  聖埃克蘇佩裏把創造定義為用生命去交換比生命更長久的東西,我認為非常準確。
  
  一個好思想,一個好作品,在成形之前,起初隻是一顆種子。這種子來自人類生活的土地,然後如同柳絮一樣在人類精神的天空飄蕩。倘若它落到了你的心中,你的心又恰巧是一片肥土,它就會在你的心中萌芽和生長,最後有希望發育成一棵好的植物。
  
  在一定意義上,一切創造活動都是針對問題講故事,是把故事講得令人信服的努力。自然科學是針對自然界的問題講故事,社會科學是針對社會的問題講故事,文學藝術是針對人生的問題講故事,宗教和哲學是針對終極問題講故事。
  
  人生麵臨種種二律背反,愛與孤獨便是其中之一。個體既要通過愛與類認同,但又不願完全融入類之中而喪失自身。絕對的自我遺忘和自我封閉都不是幸福,並且也是不可能的。在愛之中有許多煩惱,在孤獨之中又有許多悲涼。
  
  愛誠然使人陶醉,孤獨也未必不使人陶醉。當最熱烈的愛受到創傷而返諸自身時,人在孤獨中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心靈和深藏在那些心靈中的深邃的愛,從而體味到一種超越的幸福。
  
  交往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卻不好掌握。帕斯卡爾說:我們由於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們也由於交往而敗壞著精神和感情。
  
  從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無依無靠的孤兒,偶然地來到世上,又必然地離去。正是因為這種根本性的孤獨境遇,才有了愛的價值,愛的理由。人人都是孤兒,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愛,都想要有人疼。
  
  如果我們想到與我們一起暫時居住在這顆星球上的任何人,包括我們的親人,都是宇宙中的孤兒,我們心中就會產生一種大悲憫,由此而生出一種博大的愛心。
  
  一個人對孤獨的體驗與他對愛的體驗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獨的深度大致決定了他的愛的容量。孤獨和愛是互為根源的,孤獨無非是愛尋求接受而不可得,而愛也無非是對他人之孤獨的發現和撫慰。
  
  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要依戀另一個生命,相依為命,結伴而行。
  
  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不屬於另一個生命,像一陣風,無牽無掛。
  
  一切愛都基於生命的欲望,而欲望不免造成痛苦。所以,許多哲學家主張節欲或禁欲,視寧靜、無紛擾的心境為幸福。但另一些哲學家卻認為拚命感受生命的歡樂和痛苦才是幸福,對於一個生命力旺盛的人,愛和孤獨都是享受。
  
  愛的反義詞不是孤獨,也不是恨,而是:冷漠。孤獨者和恨者都是會愛的,冷漠者卻與愛完全無緣。如果說孤獨是愛心的沒有著落,恨是愛心的受挫,那麽,冷漠就是愛心的死滅。
  
  我自問是一個很有自我的人,能夠欣賞孤獨、寂寞、獨處的妙趣,但我就是不能沒有這樣一個伴侶,如果沒有,孤獨、寂寞、獨處就會失去妙趣,我會感到自己孤零零地生活在無邊的荒漠中。
  
  有兩種孤獨。靈魂尋找自己的來源和歸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個沒有根據的偶然性,這是絕對的、形而上的、哲學性質的孤獨。靈魂尋找另一顆靈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間的一個沒有旅伴的漂泊者,這是相對的、形而下的、社會性質的孤獨。
  
  前一種孤獨使人走向上帝和神聖的愛,或者遁入空門。後一種孤獨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間的愛,或者陷入自戀。 一切人間的愛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獨。然而,誰若懷著形而上的孤獨,人間的愛在他眼裏就有了一種形而上的深度。當他愛一個人時,他心中會充滿佛一樣的大悲憫。在他所愛的人身上,他又會發現神的影子。
  
  女人一孤獨,就招人憐愛了。相反,在某種意義上,孤獨是男人的本分。
  
  嬰兒都是超凡脫俗的,因為他們剛從天國來。再庸俗的父母,生下的孩子決不庸俗。有時我不禁驚詫,這麽天真可愛的孩子怎麽會出自如此平常的父母。
  
  兒童的可貴在於單純,因為單純而不以無知為恥,因為單純而又無所忌諱,這兩點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相反,偏見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敵。偏見使人滿足於一知半解,在自滿自足中過日子,看不到自己的無知。利欲使人顧慮重重,盲從社會上流行的意見,看不到事物的真相。這正是許多大人的可悲之處。
  
  耶穌說,在天國裏兒童最偉大。泰戈爾說,在人生中童年最偉大。幾乎一切偉人都用敬佩的眼光看孩子,因為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做事隻憑真興趣,不受功利和習俗的支配。如果一個成人仍葆有這些品質,我們就說他有童心,而童心正是創造力的源泉。
  
  華滋華斯說:孩子是大人的父親。我這樣來論證這個命題——孩子長於天賦、好奇心、直覺,大人長於閱曆、知識、理性,因為天賦是閱曆的父親,好奇心是知識的父親,直覺是理性的父親,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親。
  
  在這個世界上,唯有孩子和女人最能使我真實,使我眷戀人生。
  
  這是一個荒謬的宇宙,水遠存在著,變化著,又永遠沒有意義。它為自身的無意義而苦悶。人就是它的苦悶的產物。
  
  所以,人的誕生,本身是對無意義的一個抗議。
  
  自由,正義,美,真理,道德,愛,理想,進步……這一切美好的詞眼,在人類心目中是一種安慰,由一位神的眼光看來卻是一種諷刺。
  
  有時候,我對人類的弱點懷有如此溫柔的同情,遠遠超過對優點的欽佩。那些有著明顯弱點的人更使我感到親切。一個太好的女人,我是配不上的。她也不需要我,因為她有天堂等著她。可是,突然發現她有弱點,有致命的會把她送往地獄的弱點,我就依戀她了。我要守在地獄的門前,阻止她進去……
  
  沒有一種人性的弱點是我所不能原諒的,但有的是出於同情,有的是出於鄙夷。
  
  假如海洋上那一個個旋生旋滅的泡沫有了意識,它們一定會用幻想的彩虹映照自己,給自己塗上絢麗的顏色,它們一定會把自己的迸裂想象成一種悲壯的犧牲,覺得自己是悲劇中的英雄。我讚美這些美麗而崇高的泡沫。
  
  對人性的一種解釋:人性是介於動物性和神性之間的一種性質,是對動物性的克服和向神性的接近。
  
  聚財的狂熱,奢靡的享受,股市,毒品,人工流產,克隆技術,這一切在動物界是絕對不可想象的,現代人離動物狀態的確是越來越遠了,但何嚐因此而靠近了神一步呢?相反,在這裏,人對動物狀態的背離豈不同時也是對神的褻瀆?
  
  對人性也許還可以做出另一種解釋:人性未必總是動物性向神性的進步,也可能是從動物性的退步,比動物性距離神性更遠。
  
  叔本華說:人有兩極,即生殖器和大腦,前者是盲目的欲望衝動,後者是純粹的認識主體。對應於太陽的兩種功能,生殖器是熱,使生命成為可能,大腦是光,使認識成為可能。
  
  柏拉圖把人的心靈劃分為理性、意誌、情感三個部分,並斷定它們的地位由高及低,判然有別,呈現一種等級關係。自他以後,以理性為人性中的最高級部分遂成西方哲學的正統見解。
  
  理性有高低之別。低級理性即科學理性、邏輯、康德所說的知性,是對事物知識的追求,高級理性即哲學理性、形而上學、康德所說的理性,是對世界根本道理的追求。
  
  意誌有高低之別。低級意誌是生物性的本能、欲望、衝動,歸根到底是他律,高級意誌則是對生物本能的支配和超越,是在信仰引導下的精神性的修煉,歸根到底是自律。
  
  情感有高低之別。低級情感是一己的恩怨悲歡,高級情感是與宇宙眾生息息相通的大愛和大慈悲。
  
  按照這一思路,人性實際上被分成了兩個部分,一是低級部分,包括生物意誌、日常情感和科學理性,一是高級部分,包括道德意誌、宗教情感和哲學理性。簡言之,就是獸性和神性,經驗和超驗。
  
  在人類一切事業中,情感都是原動力,而理智則有時是製動器,有時是執行者。或者說,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則做出取舍,進行加工。世上決不存在單憑理智就能夠成就的事業。
  
  情感和理智是一對合作夥伴,如同一切合作夥伴一樣,它們之間可能發生衝突。其一,兩者都弱,衝突也就弱,其表現是平庸。其二,雙方力量對比懸殊,情感強烈而理智薄弱,或理智發達而情感貧乏。在這兩種情形下,衝突都不會嚴重,因為一方穩占支配地位。
  
  這樣的人可能一事無成,也可能成為傑出的偏才。其三,兩者皆強,因而衝突異常激烈。然而,倘若深邃的理智終於能駕禦磅礴的情感,從最激烈的衝突中便能產生最偉大的成就。這就是大天才的情形。
  
  人的自然本能和精神追求愈是受到充分尊重,就愈能建立起一個開放而先進的社會。反之,一個壓製人的自然本能和精神追求的社會,其成員的社會品質勢必是狹隘而落後的。中國儒家文化把全部注意力集中於建立一種社會倫理秩序,並以之壓製人的肉體自由和精神自由,所成就的正是這樣一種社會性。
  
  社會是一個使人性複雜化的領域。當然,沒有人能夠完全脫離社會而生活。但是,也沒有人必須為了社會放棄自己的心靈生活。對於那些精神本能強烈的人來說,節製社會交往和簡化社會關係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夠越過社會的壁障而走向偉大的精神目標。
  
  一個人對於人性有了足夠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會變得既深刻又寬容,在這樣的眼光下,一切隱私都可以還原成普遍的人性現象,一切個人經曆都可以轉化成心靈的財富。
  
  鼾聲,響屁,飽嗝……這些聲響之所以使人覺得愚蠢,是因為它們暴露了人的動物性一麵。人的別的動物行為,包括飲食、性交、生育,都可以提升為人的行為。唯有排泄,它無可救藥萬劫不複地是動物行為,人類永遠不可能從中獲得美感和崇高感。人是應該躲起來幹這種事的,連最親密者也不讓看見。
  
  你告訴我你厭惡什麽,我就告訴你你是什麽。厭惡比愛更加屬於一個人的本質。人們在愛的問題上可能自欺,向自己隱瞞利益的動機,或者相反,把道德的激情誤認做愛。厭惡卻近乎是一種本能,其力量足以衝破一切利益和道德的防線。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計較。
  
  有兩種人最不會陷入瑣屑的煩惱,最能夠看輕外在的得失。他們似是兩個極端:自信者和厭世者。前者知道自己的價值,後者知道世界的無價值。
  
  驕傲與謙卑未必是反義詞。有高貴的驕傲,便是麵對他人的權勢、財富或任何長處不卑不亢,也有高貴的謙卑,便是不因自己的權勢、財富或任何長處傲視他人,它們是相通的。同樣,有低賤的驕傲,便是憑借自己的權勢、財富或任何長處趾高氣揚,也有低賤的謙卑,便是麵對他人的權勢、財富或任何長處奴顏婢膝,它們也是相通的。
  
  絕大多數人的潛能有太多未被發現和運用。由於環境的逼迫、利益的驅使或自身的懶惰,人們往往過早地定型了,把偶然形成的一條窄縫當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路,隻讓潛能中極小一部分從那裏釋放,絕大部分遭到了棄置。人們是怎樣輕慢地虧待自己隻有一次的生命啊。
  
  人是很難真正改變的,內核的東西早已形成,隻是在不同的場景中呈現不同的形態,場景的變化反而證明了內核的堅固。
  
  悲觀出哲學家,憂鬱出詩人。
  
  理性早熟者的危險是感性發育不良。凡別人必須憑情感和經驗體會的東西,他憑理性就理解了。於是就略去了感性的過程,久而久之,感性機能因為得不到運用而萎縮了。
  
  假如你平白無故地每月給某人一筆惠贈,開始時他會驚訝,漸漸地,他習慣了,視為當然了。然後,有一回,你減少了惠贈的數目,他會怎麽樣呢?他會怨恨你。
  
  假如你平白無故地每月向某人敲一筆竹杠,開始時他會氣憤,漸漸地,他也習慣了,視為當然了。然後,有一回,你減少了勒索的數目,他會怎麽樣呢?他會感激你。這個例子說明了人類感激和怨恨的全部心理學。
  
  一個幼兒摔倒在地,自己爬了起來。他突然看見媽媽,就重新擺出摔倒的姿勢,放聲大哭。我們成年人何嚐不是如此。試想種種強烈的情緒,憤怒或痛苦的姿態,如果沒有觀眾在場,其中有多少能堅持下去?
  
  嫉妒往往包含功利的計較。即使對某些精神價值,嫉妒者所看重的也隻是它們可能給擁有者帶來的實際好處,例如,學問和才華帶來的名利。嫉賢妒能的實質是嫉名妒利,一輩子懷才不遇的倒黴蛋是不會有人去嫉妒的。
  
  我們實在大看重成功了,以至於很難欣然接受別人成功的事實。
  
  嫉妒基於競爭。領域相異,不成競爭,不易有嫉妒。所以,文人不嫉妒名角走紅,演員不嫉妒巨商暴富。在同一領域內,人對於遠不及己者和遠勝於己者也不易有嫉妒,因為水平懸殊,亦不成競爭。嫉妒最易發生在水平相當的人之間,他們之間最易較勁。當然,上智和下愚究屬少數,多數人擠在中遊,所以嫉妒仍是普遍的。
  
  對於一顆高傲的心來說,莫大的屈辱不是遭人嫉妒,而是嫉妒別人,因為這種情緒向他暴露了一個他最不願承認的事實:他自卑了。
  
  嫉妒的發生基於一種我們認為不公平的對比。對於我們既有能力也有機會獲得的成功,我們不會嫉妒,因為它唾手可得。對於我們既無能力也無機會獲得的成功,我們也不易嫉妒,因為它高不可攀。當一種成功是我們有能力而無機會獲得的,或有機會而無能力獲得的,我們就最容易感到嫉妒。
  
  當我們缺少一樣必需的東西時,我們痛苦了。當我們渴求一樣並非必需的東西而不可得時,我們十倍地痛苦了。當我們不可得而別人卻得到了時,我們百倍地痛苦了。就所給予我們的折磨而言,嫉妒心最甚,占有欲次之,匱乏反倒是最小的。
  
  對己節儉、對人吝嗇的人是守財奴,對己揮霍、對人吝嗇的人是利己主義者,對己揮霍、對人慷慨的人是豪俠,對己節儉、對人慷慨的人是聖徒。
  
  拿自己用不著的東西做人情,我們是十分慷慨的。
  
  有兩種自卑。一種是麵對上帝的自卑,這種人心懷對於無限的敬畏和謙卑之情,深知人類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況下不會忘乎所以,不會狂妄。另一種是麵對他人的自卑,這種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麵同別人比較,崇拜強者,相應地也就藐視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轉變為自大。
  
  我信任自卑者遠遠超過信任自信者。據我所見,自卑者多是兩個極端。其一的確是弱者,並且知道自己的弱,於是自卑。這種人至少有自知之明,因而值得我們尊重。其二是具有某種異常天賦的人,他隱約感覺到卻不敢相信自己有這樣的天賦,於是自卑。這種人往往極其敏感,容易受挫乃至夭折,其幸運者則會成為成功的天才。
  
  我所見到的過於自信者多半是一些淺薄的家夥,他們雖不低能但也決非大材,大抵屬於中等水平,但由於目標過低,便使他們自視過高,露出了一副躊躇滿誌的嘴臉。我說他們目標過低,是在精神層次的意義上說的。凡狂妄自大者,其所追逐和所誇耀的成功必是功利性的。在有著崇高的精神追求的人中間,我不曾發現過哪怕一個自鳴得意之輩。
  
  我絲毫不否認自信在生活中有著積極的用處。一個人在處世和做事時必須具備基本的自信,否則絕無奮鬥的勇氣和成功的希望。但是,倘若一個人從來不曾有過自卑的時候,則我敢斷定他的奮鬥是比較平庸的,他的成功是比較渺小的。
  
  一切成功的天才之內心都隱藏著某種自卑。
  
  我信任每一個懷疑自己的人。我懷疑每一個過於自信的人。
  
  兩種人最自信:無所不知者和一無所知者。後者的那份狂熱自信有時真會動搖我們自己的原本就不堅定的自信,使我們膽怯地以為又遇到了一個無所不知者。
  
  當所有的人都被迫跪下的時候,那惟一站著的人就成了神。
  
  悔恨的前提是假定有選擇的自由。一個人在可以做出正確選擇的情況下,卻做了錯誤的選擇,並且身受其禍,便會感到悔恨。如果無可選擇,即使禍害發生,感到的也不是悔恨,而隻是悲傷。悲傷麵對的是單純的事實,悔恨卻包含著複雜的推理,它在事情發生之後追溯其原因,審視過去的行為,設想別種可能性,而它的全部努力就在於證明已經發生的事情原是可以避免的。
  
  克爾凱郭爾:在反省的海洋上,我們無法向任何人呼救,因為每一個救生圈都是辯證的。
  
  當一個人不懷任何希望地延續著一個明知毫無意義的習慣時,他便如同強迫症患者一樣,仍是在以自欺的方式逃避現實。
  
  不知老之將至——老總是不知不覺地到來的。一個人不到老態龍鍾,行將就木,決不肯承認自己老。如果有誰自言其老,千萬不要認真附和,那樣必定會大大掃他的興。其實他內心未必當真覺得自己老,才能有這份自言其老的自信。
  
  年輕人沒有什麽可回憶,於是就展望。老年人沒有什麽可展望,於是就回憶。
  
  人之常情是喜歡接近成功的人、走運的人,而避開失敗的人、倒黴的人。這倒未必出於趨炎附勢的算計,毋寧說是出於趨利避害、趨樂避苦的本能。成功者的四周洋溢著一種歡快的氣氛,進入這氛圍似乎便分享了他的歡快。相反,失敗者即使不累及旁人,他的那一種晦氣也夠令人感到壓抑了。
  
  青春自有其殘酷的一麵。生命陶醉於自己的蓬勃生長,歡快地攝取營養,無暇顧及他人的痛苦,甚至他人的痛苦也可以化作它的營養。這與天性是否善良無關。
  
  失敗者往往會成為成功者的負擔。失敗者的自尊在於不接受施舍,成功者的自尊在於不以施主自居。
  
  問你:如果讓你定居,你喜歡熱鬧的都市,還是寂靜的山林?再問你:如果身處山林,你喜歡一人獨居,還是有人陪伴?再問你:如果有人陪伴,你喜歡她是你的太太,還是一個陌生姑娘?每一個問題都有兩個相反的答案。——這句話不是我發明的,最早說這句話的是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哥拉。
  
  一個人的錢包被竊了,周圍的人無非有三種心理:一,有限的同情;二,為自己慶幸,因為被竊的不是自己;三,幸災樂禍。在同一個人身上,這三種心理往往混合在一起,隻是比例不同罷了。
  
  一本淺薄的書,往往隻要翻幾頁就可以察知它的淺薄。一本深刻的書,卻多半要在仔細讀完了以後才能領會它的深刻。一個平庸的人,往往隻要談幾句話就可以斷定他的平庸。一個偉大的人,卻多半要在長期觀察了以後才能確信他的偉大。我們憑直覺可以避開最差的東西,憑耐心和經驗才能得到最好的東西。
  
  有時候,最艱難、最痛苦的事情是做決定。一旦做出,便隻要硬著頭皮執行就可以了。
  
  看透大事者超脫,看不透大事者執著。看透小事者豁達,看不透小事者計較。
  
  一個人簡單就會顯得年輕,一世故就會顯老。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 周國平人生哲思錄:把心安頓

    周國平人生哲思錄:把心安頓好。本文為周國平作品《把心安頓好》精華書摘,摘抄者本人所寫的後記,更令人...

  • 周國平人生哲思錄

    我的人生觀若要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真性情。我從來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標,覺得隻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沒有...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