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最好保持適當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最好保持適當的距離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能夠把握的自我空間,它猶如一個無形的氣泡為自己劃分了一定的領域,而當這個領域被他人觸犯時,人便會覺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開始惱怒。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和體會:與某人的關係越親密,越容易經常與其發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與初次見麵者交往容易。家庭成員、情侶之間常常相互埋怨,正是這種情況的表現。按理說應該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處,相互之間的人際關係也越好,可事實上並非如此。原因何在?
  
  這其實可以用心理學上的刺蝟法則(也叫心理距離效應)來解釋。那麽,什麽是刺蝟法則呢?
  
  刺蝟法則說的是這樣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在寒冷的冬季,兩隻困倦的刺蝟因為冷而擁抱在了一起,但是由於它們各自身上都長滿了刺,緊挨在一起就會刺痛對方,所以無論如何都睡不舒服。因此,兩隻刺蝟就分開了一段距離,可是這樣又實在冷得難以忍受,因此它們就又抱在了一起。折騰了好幾次,它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距離,既能夠相互取暖又不會被紮。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例子舉不勝舉。一個你原來非常敬佩或喜歡的人,與其親密接觸一段時間後,對方的缺點就日益顯露出來,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自己對其原有的感情,甚至變得非常失望與討厭他。夫妻、戀人、朋友以及師生之間都不例外。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大閱覽室中,當裏麵僅有一位讀者的時候,心理學家便進去坐在他(她)身旁,來測試他(她)的反應。結果,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遠離心理學家到別的地方坐下,還有人非常幹脆明確地說:你想幹什麽?這個實驗一共測試了整整80個人,結果都相同:在一個僅有兩位讀者的空曠閱覽室中,任何一個被測試者都無法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著自己坐下。
  
  由此可見,人和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人人都需要一個能夠把握的自我空間,它猶如一個無形的氣泡為自己劃分了一定的領域,而當這個領域被他人觸犯時,人便會覺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開始惱怒。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曾經說過:仆人眼裏無英雄。這也說明了人在和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應該留有一定的餘地——相應的心理距離,否則偉大也會變得平凡。戴高樂是一個非常會運用心理距離效應的人,他的座右銘是: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句話深刻地影響了他與自己的顧問、智囊以及參謀們的關係。在戴高樂擔任總統的10多年歲月中,他的秘書處、辦公廳與私人參謀部等顧問及智囊機構中任何人的工作年限都不超過兩年。他總是這樣對剛上任的辦公廳主任說:我隻能用你兩年。就像人們無法把參謀部的工作當做自己的職業一樣,你也不能把辦公廳主任當做自己的職業。這就是他的規定。
  
  後來,戴高樂解釋說,這樣規定有兩個原因。第一,他覺得調動很正常,而固定才不正常。這可能是受到部隊做法的影響,因為軍隊是流動的,不存在一直固定在一個地方的軍隊。第二,他不想讓這些人成為自己離不開的人。惟有調動,相互之間才能夠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夠確保顧問與參謀的思維、決斷具有新鮮感及充滿朝氣,並能杜絕顧問與參謀們利用總統與政府的名義來徇私舞弊。
  
  戴高樂的這種做法值得我們深思。如果沒有距離,領導決策就會過分依賴於秘書或者某幾個人,易於讓智囊人員幹政,進而使他們假借領導名義謀一己之私,後果將會非常嚴重。兩者相比,還是保持一定距離為好。
  
  在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看來,通常而言,彼此間的自我空間範圍是由交往雙方的人際關係與他們所處的情境來決定的。據此,他劃分了四種區域或者距離,每種距離分別對應不同的雙方關係。
  
  第一種是親密距離。這是人際交往中的最小距離,甚至被叫做零距離,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親密無間。它的近範圍是在6英寸(約0.15米)內,在此距離內,人們相互之間可以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能夠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以及氣息;它的遠範圍是6~18英寸(0.15~0.44米),在此距離內,人們可以挽臂執手或者促膝談心,通過一定程度上的身體接觸來體現出相互之間親密友好的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距離主要出現在最親密的人之間。在同性間,常常僅限於貼心朋友;在異性間,僅限於夫妻與戀人。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倘若一個不屬於該親密距離圈中的人,在沒有經過對方允許時隨意闖入這個空間,無論其用心與目的怎樣,都是不禮貌的行為,都會引起對方的反感與彼此的尷尬,一般會自討沒趣。
  
  ?  第二種是個人距離。這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稍有分寸感的距離。在此距離內,人們相互之間直接的身體接觸已不多。其近範圍在1.5~2.5英尺(0.46~0.76米),以能夠互相握手及友好交談為宜。這是熟人之間交往的空間。若是一個陌生人貿然進入此空間,就會構成對他人的侵犯。其遠範圍在2.5~4英尺(0.76~1.22米)。所有朋友與熟人都可以自由進入該距離,但一般情況下,和比較融洽的熟人談話時,距離更靠近遠範圍的近距離(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間交往時則更靠近遠範圍的遠距離(4英尺)一端。
  
  第三種是社交距離。它和個人距離相比,無疑又遠了一步,體現的是一種社交性或者禮節上的比較正式的關係。其近範圍是4~7英尺(1.2~2.1米),人們在工作場所與社交聚會上通常都保持這種空間距離。
  
  一次,主辦人在安排外交會談座位的時候發生疏忽,在兩個並列的單人沙發中間未擺放茶幾。結果,坐在那兒的兩位客人一直都盡可能靠在沙發的外側扶手上,而且身體也經常後仰。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情境和關係下,人們就需要調整不同的人際距離。倘若距離和情境、關係不對應的話,就會使人們出現明顯的心理不適。
  
  這種社交距離的遠範圍是7~12英尺(2.1~3.7米),它被認為是一種更正式的交往關係。在公司裏,經理們一般使用一個大而寬闊的辦公桌,並在離桌子一段距離處擺放來訪者的座位,這樣就能和來訪者在談話時保持一定的距離。同理,在企業領導人之間談判、工作招聘麵試、教授與學生的論文答辯等時候,也常常都要隔一張桌子或者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便增加了莊重的氣氛,也增加了雙方的適應程度,顯得更得體與正式。
  
  第四種是公眾距離。這種距離是在公開演說時演說者和聽眾之間保持的距離。它的範圍一般在12~25英尺(3.7~7.6米),其最遠範圍在上百英尺以外。這是一個基本上能夠容納所有人的門戶開放空間。在此空間內,人們是可以相互之間不發生任何聯係的,甚至人們完全可以對處於此空間內的其他人視而不見,不和他們交往。
  
  由此可見,在人際交往時,雙方之間相距的空間距離是彼此之間是否親近、友好的重要標誌。所以,在人際交往中,選擇正確的空間距離非常關鍵。
  
  曾有一個年輕人愛上了一位漂亮的姑娘,當他去求婚的時候,卻被那位姑娘拒絕了,這個小夥子感到很不解。之後,姑娘惱怒地向他解釋說:你怎麽會想到在距離我8英尺的地方(約2.5米)來談這件事呢?這樣遠的社交距離很明顯並不是談婚論嫁的最佳距離。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人們之間的空間距離並非是固定不變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縮性,這主要依賴於具體情境和交談雙方之間的關係、性格特征、社會地位、心境以及文化背景等。不同國家、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他們的交往距離也不同,這種差距是由於人們對自我的理解不同所導致的。比如,北美人的自我包括皮膚、衣服和體外幾十厘米的空間,可阿拉伯人則隻限於心靈,他們甚至將皮膚都視為身外之物。所以,在交往時常常出現阿拉伯人步步逼近,總是嫌對方太冷淡;而北美人卻步步退讓,無法接受對方的過度親熱。同是歐洲人,法國人就喜歡保持近距離,甚至近到可以感受到對方的呼吸;而英國人卻非常不習慣近距離接觸,他們通常會連連後退,保持適合自己的空間距離。
  
  在交往時,社會地位不同,自我空間範圍也會有所不同。通常而言,有權力和地位的人對個人空間的需求就會大一些。在我國古代,皇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和大臣們保持著相當大的距離,獨占比較大的空間。在皇帝麵前,大臣們都要彎腰低頭,雙眼不能直視皇上,退朝的時候還要背朝外出。這一切都體現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當人們與有權力和地位的人接觸時,不敢貿然挨著他坐,而是盡可能坐到距離遠些的地方,這些都是為了避免因為侵犯了他的自我空間而惹他不高興。
  
  除此以外,人們確定彼此之間空間距離的因素還有性格與具體情境等。比如,性格開朗和喜歡交往的人更樂於接近他人,也較易容忍他人的接近,他們的自我空間比較小;而性格內向和孤僻自守的人就不願意主動接近他人,寧可將自己孤立地封閉起來,對接近自己的人非常敏感,當自我空間受到侵占時,他們很容易產生不舒服感與焦慮感。
  
  我們在了解了交往過程中人們需要的自我空間和交往距離後,就應當有意識地選擇和他人交往時的最佳距離,以便能更好地進行人際交往。
  
  本周總結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盡管我們有著良好的願望,希望自己所擁有的人際關係親密度越高越好,但還必須記住親密並非無間,美好需要距離。
  
  在日常人際交往中,以下幾點也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首先,要尊重別人的隱私。不論多麽親密的人際關係,也應彼此保留一處個人心理空間。人們總以為親密的人比如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似乎不應當有什麽隱私可言。其實,越是親密的人,越要尊重對方的隱私。這種尊重表現為不隨便打聽、追問他人的內心秘密,也不隨便向別人吐露自己的隱私。過度的自我暴露,雖不存在打聽別人隱私的問題,卻存在向對方靠得太近的問題,容易失去應有的?際距離。
  
  其次,要有容納意識。容納意識要求我們尊重個性差異,容納對方的缺點,諒解對方的一般過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清澈見底的水裏麵不會有魚,過分挑剔的人也不會有朋友。沒有容納意識,遲早會將人際關係推向崩潰的邊緣。
  
  最後,要懂得運用距離效應。距離效應是指由於時間的阻隔,彼此間有了距離,一旦把距離縮短,重新相聚,雙方的感情便能得到最充分的宣泄。在這裏,距離成了情感的添加劑。可見,有時距離的存在也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應當培養自己保持一定距離看他人的習慣,同時,也不要時時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設置為百分之百。內心沒有隱秘雖然能夠顯示自己的坦蕩,但也會因此失去了應有的人際距離,無形中為以後的人際矛盾埋下禍根,從而導致人際關係方麵出現壓力,這種做法其實並不明智。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