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做人: 以不變應萬變

做人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在古代兵法之中,危戰是在人們處於潛在危險環境中的作戰方法。人善於在安全時覺察到危險,而采取預防措施,這就是危戰之術。《孫子兵法》中說,想要獲得勝利,也不要忘記敗的可能。也就是說要居安思危,假設萬一失敗的話,要事先製定好應變措施。由此可見,未雨綢繆,絕非杞人憂天,而是為了確實獲勝,所以必須小心謹慎,以防患於未然。
  同樣,智者永遠都不會滿足現狀,因為他們的目光總是投在遠處,總能居安思危。

  1.居安思危

  戰國時,智伯想討伐衛國,就給衛君送去400匹馬和一塊玉璧。衛君很高興,群臣都祝賀,隻有大夫南文子麵有憂色。衛君問他:大國與我們交好,而你麵有憂色,這是為什麽?南文子說:無功而受賞,沒出力而得到禮物,這是不能不明察的。送400匹布和一塊玉璧,是小國間的禮節。而大國這樣做,大王就要有所提防了。衛君把南文子的話告訴了邊境部隊,部隊加強了防範。後來智伯果然起兵襲擊衛。等到了邊境,見到衛國已有準備,就回去了。智伯說:衛國有賢人,已預先知道了我的計謀。
  俗語說:無功不受祿。智伯無緣無故地送衛國重禮,必定是有所圖謀,南文子料定智伯是故意做出與衛國交好的姿態以掩蓋起兵襲衛的真實目的。
  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像智伯這樣的人,很善於用虛情假意打動對手,使對手麻痹大意,而出其不意地采取行動。南文子對智伯的行為從一開始就有所警惕,清醒地認識到別人根本不會無故地給你好處。這等違反常理之事不可不查明原因,以防後患。南文子的這一韜略可於今日在各種情況下借鑒。

  2.居安買義

  居安思危是中國古代聖哲曆來倡導的生活謀略,但真正體會它的意義並不容易。
  孟嚐君派他的門客馮諼去薛地替他收債。臨走時馮諼問孟嚐君:收完債買些什麽回來?孟嚐君說:看我家少什麽就買什麽吧?馮諼到了薛地,召集所有向孟嚐君借債的人,然後將借據收集以後,就假傳孟嚐君的命令,將所借的錢統統賜給了借債的人,然後將借據全部燒掉了。薛地的百姓都呼孟嚐君萬歲。馮諼很快返回了齊國,孟嚐君奇怪他怎麽回來得這麽快,問道:債都收完了嗎?馮諼說:收完了。孟嚐君又問:買了什麽回來?馮諼說:你說看你家所缺少的買,我看你房中藏有大量珍寶,外麵犬馬很多,美女也無數。隻有一件缺乏,那就是義,所以就私自決定為你買了義回來。孟嚐君不以為然:買義有什麽用?馮諼說:目前你隻有薛這一小小的封地,但卻不愛護薛地的百姓,隻知從那裏取利。因此,我假托你的命令把借債都賜給了百姓,燒掉了借據,百姓們都非常感激你,這是我為你買的‘義’。孟嚐君此時不明白是怎麽回事,心中不大高興。
  一年以後,齊王疑忌孟嚐君,就免了他的宰相,讓他到薛地去。結果薛城的百姓扶老攜幼,都來迎接他。這時孟嚐君才明白了馮諼買義的深意。
  孟嚐君為戰國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尚不能居安思危,幸虧有馮諼從中料理。今日社會變化更為常事,萬不可順境時忘乎所以。

  3.遇喜不可忘憂

  宋真宗時,陳晉公陳恕做三司使,總攬天下財計。宋真宗命令他將宮廷內外府庫中的錢財、糧食全部統計一下上報給他。陳恕當即答應。但卻未統計上報。拖了很久,,真宗屢次催促,陳恕始終沒有上報。真宗命令宰相去質問他。陳恕回答說:天子還很年輕,如果他知道府庫這樣充實,我怕他會生出奢侈之心。陳恕報憂不報喜,確有遠見。

  總之,人們在辦理事情時,要考慮到失敗的一麵,損失的一麵,兩者兼顧,方能周全。用最大的努力去爭取好的結果,同時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成功,以及應變措施。這樣就能以不變應萬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 為什麽做事要方,做人要圓?看後

    為什麽做事要方,做人要圓?看後醍醐灌頂 《老子》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一滴水,可方可圓...

  • 《做人做事好心態》讀後感

    《做人做事好心態》讀後感 文/賈彬 最近,利用工作之餘我閱讀了《做人做事好心態》這本書。這本書講述的道...

  • 做人做事好心態讀後感

    做人做事好心態讀後感(一) 先做人,後做事,書裏講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隻有在把自己修煉成具備足夠的...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