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7*

茶館讀後感1000字

  茶館讀後感1000字(一)

  茶館是愛茶者的樂園,也是人們休息、消遣和交際的場所。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茶館》變成了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讀過這本話劇,我看到了中國那屈辱的曆史,我看到了中國那鬥爭的曆史。-

  《茶館》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茶館裏。故事講述了茶館老板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為此他八方應酬,然而嚴酷的現實卻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終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吞沒。經常出入茶館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破產;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爺在清朝滅亡以後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還揭示了劉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全劇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向人們展示了從清末到抗戰勝利後的50年間,北京的社會風貌及各階層人物的不同命運。

  在滿清王朝即將滅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館卻依然一派繁榮景象:提籠架鳥、算命卜卦、賣古玩玉器、玩蟈蟈蟋蟀者無所不有。-

  年輕精明的掌櫃王利發,各方照顧,左右逢源。然而,在這個'繁榮'的背後隱藏著整個社會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貨充斥市場、農村破產、太監買老婆、愛國者遭逮捕。

  到了民國初年,連年不斷的內戰使百姓深受苦難,北京城裏的大茶館都關了門,唯有王掌櫃改良經營,把茶館後院辟成租給大學生的公寓,正廳裏擺上了留聲機。盡管如此,社會上的動亂仍波及茶館:逃難的百姓堵在門口,大兵搶奪掌櫃的錢,偵緝隊員不時前來敲詐。-

  又過了三十年,已是風燭殘年的王掌櫃,仍在拚命支撐著茶館。日本投降了,但國民黨和美帝國主義又使人民陷入了內戰的災難。吉普車橫衝直撞,愛國人士慘遭鎮壓,流氓特務要霸占王掌櫃苦心經營了一輩子的茶館。王利發絕望了。這時,恰巧來了兩位五十年前結交的,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過的正人君子常四爺,一位是辦了半輩子實業結果徹底垮了台的秦二爺。三位老人撒著撿來的紙錢,淒慘地叫著、笑著。最後隻剩下王利發一人,他拿起腰帶,步入內室,仰望屋頂,尋找安然了結一生的地方。

  看呐,這多麽讓我們思考的曆史,讓我們銘記的曆史!一百多年前的中國,被腐朽無知的清朝政府統治著。凶狠霸道的洋人侵略落後的中國,閉關鎖國、自滿輕狂、膽小懦弱的統治者壓迫人民。中國人民在這種壓迫下表現出不同的一麵。

  王利發是茶館的掌櫃,他心地不壞,卻因為地位比赤貧階層高出一截,對世間的苦難早已熟視無睹。他是個本分買賣人,希望社會安定,自個兒的生意也順心點兒,可社會總跟他擰著勁兒來,他不敢跟社會較勁,隻能俯首當順民。但是,社會的魔掌越來越緊地卡住了他的脖子,最後無奈吊死。他的形象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來順受、沒有過高的要求,是當時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態,也表現出底層人民的憤怒。

  秦仲義是個民族資本家。他憑著一顆報國之心,變賣祖業創建工廠,想實業救國。他耗盡40年的心血辦起不小的企業,覺得這樣就足可以富國裕民。他錯了,抗戰剛結束,他的產業就被政府沒收了。秦二爺痛心疾首,怨氣衝天:全,全世界找得到這樣的政府找不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製度,帝國主義、封建寡頭和官僚買辦共同控製的國家經濟形勢,沒讓想實業救國的秦二爺實現願望。這又一次批判了黑暗的統治者。

  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物,鬆二爺、常四爺、二德子、劉麻子……他們代表不同的人物,但他們都反映了人民的苦難、憤怒、鬥爭……

  老舍的《茶館》讓我看到了中國的屈辱鬥爭曆史。銘記住這段曆史,記住《茶館》,讓屈辱的曆史不再重演。


  茶館讀後感1000字(二)

  幾乎所有人都說《茶館》是一位成熟的劇作家的成功之作。

  《茶館》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茶館裏。由一個茶館,將半個世紀的時間跨越,許多人物都被高度濃縮在茶館之中,分別展示了清末、民初、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結束前這三個年代的舊中國生活。

  曹禺先生曾說,《茶館》是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範例。因這劇本構思縱橫開闊,既是大氣魄大手筆,又有細部的白描,是老舍先生的獨創。《茶館》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時間,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變動,可是劇中隻通過一個茶館的小人物來反映,並沒有正麵敘述那些大事。這就是說,用這些小人物怎麽活著和怎麽死的,來說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

  《茶館》的成功在於語言的成功和他戲劇結構的巧妙,嚴密。語言:話劇全憑台詞塑造人物,台詞到為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劇也就成功了。被譽為語言大師的老舍的的確確將語言功力發揮到及至。()《茶館》中每個人物的台詞都設計的非常生動傳神、賦予個性,同時有簡潔凝練,意味深長。戲劇結構:全劇人物多,時間跨越大,沒有中心故事,老舍采用了四種手法結構該劇:其一是主要人物,從壯到老,貫穿全劇,這樣,主要人物有了連貫與交代,故事雖鬆散卻不至於說來說去,離題太遠,不知所雲。其二是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其三是每個人物都扮演他們自己的故事,同時又與各自所處時代密切關聯,其四是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絕無贅筆。

  從考察老舍個體生命的曆史的角度看,《茶館》是一個生活閱曆與個體經驗豐富的作家在新的曆史情景中回望過去。半個多世紀的舊中國而寫下的一部沉思之作,他沉澱著曆史的教訓,揭示了曆史前行的趨勢。

  《茶館》用的是一種典型的人像展覽式的戲劇結構。他揭示了社會一角,展覽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茶館》從題材到文化內涵又回到了老舍所輕車熟路的老北京故事,是一部有往昔歲月和市井生活畫麵組合起來的社會風情大戲,這是老舍先生最擅長的。話劇《茶館》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精神。我國著名劇作家曹禺先生的《雷雨》就是一個典型的遵守三一律的作品,而老舍先生的《茶館》卻打破了這規範。但這兩個劇作同樣取得了成功。有人評論說《茶館》是一曲舊時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不過現在我還不知其緣,待我細讀。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 茶館讀後感200字

    茶館讀後感200字(一) 茶館,彼此嘮家常,談山海經的地方。誰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會問題!除非友一...

  • 老舍的茶館讀後感

    老舍的茶館讀後感(一)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劇作之一,我讀了之後有很多的感想。 《茶館》的故事發生在...

  • 茶館讀後感3000字

    茶館讀後感3000字 老舍是旗人。 一度風光不再的旗人,在世事變遷中顛沛流離。於是那個盛世王朝消失了,消...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