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3*

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會在行動上浪費時間


  想要世界按照你的想法變化,先讓自己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01

  都說別在該吃苦的年紀,把自己耗在安逸裏,但總有人選擇還吃什麽苦,就這樣過挺好。

  也都說別在該奮鬥的年紀,把自己葬在舒適裏,但也總有人覺得放著舒適的生活不過,還瞎折騰,有病吧?

  春節假期回老家過年,和眾多親戚朋友們相聚。

  一天去大姑家看她,到吃飯時沒看到表哥,大夥都問他上哪兒去了?

  大姑說他還在房間裏玩遊戲,讓我去叫他。我來到表哥房間,推開門,隻見淩亂的房間裏他正坐在一台電腦前。

  一邊抽煙一邊全神貫注地打著遊戲,桌麵上有喝剩的啤酒瓶和來不及收拾的方便麵盒子,地上滿是煙頭。

  房間裏一頭是一張床,另一頭就是這台電腦,別的什麽東西也沒有。

  這副場景和這一貧如洗的家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看上去很不諧調。

  聽到叫他吃飯,表哥才走出屋子,兩隻眼圈黑得像熊貓,一看就是打遊戲看電腦太久。

  大姑家在家鄉小鎮的村子裏,生活算是比較困難的,丈夫中過風,走路很慢,也隻能用一隻手幹活,得病後雖然他能聽懂別人的話,可是自己卻說不出來。

  因為表哥不爭氣,整天喝酒鬧事打遊戲,根本掙不到錢,所以家裏的房子還是幾十年前的老房子。

  大姑眼看著周圍鄰居們一家家都蓋起了新房,心裏很是著急,卻沒有辦法。

  飯桌上,親戚們邊吃邊聊,有的聊家裏最近又蓋起了新房;有的聊孩子挺有出息,考上了心儀的大學就等著開學了;還有的說過完年要增加家庭收入,出去打工。

  融洽的氛圍裏,不時傳出陣陣開心的笑聲。

  表哥也聽得津津有味,向親戚們投去了羨慕的目光。

  這時,一位親戚一邊閑聊一邊勸表哥,說這樣長期抽煙喝酒、打電腦遊戲,可不是個辦法,得認真找點事做才行,家裏父母年紀大了,還指望他掙些錢回來蓋上新房呢。

  可表哥回:“我讀書又不行,也碰不到什麽好機會,上哪兒找事做啊。”

  說完,又一言不發地悶頭吃飯,大口喝酒了。

  表哥和我年紀差不多,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這麽多年過去了,家裏的一切還是原來那樣,他也還是多年前的那個他。

  每次看到別人能做成事,他覺得那是人家讀書行、運氣又好,至於自己,家境不好,讀書不行,也沒碰到什麽合適的機會,找不到事做是理所當然的。

  可仔細想想,真是這樣嗎?

  讀書雖說也是改變我們命運的一種方式,但它並不是唯一的,真想努力,就算文化不高,也總有辦法。

  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會在懶惰觀望上浪費時間。

  如果隻是站在原地不動,不想辦法改變,那就隻能當當人家的觀眾了。

  我很喜歡一段著名的祈禱詞:願上帝賜予我一個平靜的心,去接納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賜予我無限勇氣,去改變那有可能改變的東西。

  古典老師就曾在他的《拆掉思維裏的牆》這本書中寫到:真正限製我們的,是我們思維裏麵看不見的牆。

  其實有很多我們曾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卻在別人身上奇跡地發生了。或許,離開原地,動起來,就會不一樣。

 

  02

  家境不好,我們可以通過自己改變,沒有好的讀書機會,隻要自己想讀,任何年齡也都不晚,何況現在的學習方式又那麽多,隻有自己努力了,機會才有可能青睞。

  曾看過一本《站著上北大》的書,裏麵的主角就都是一個個平凡普通的北大保安,他們當保安時也大多隻有初、高中學曆,但是通過努力一個個都通過成人高考、自學考試等讀得越來越高。

  據統計,自1995年至2016年這二十多年間,約有五百名北大保安考學深造,他們中大部分人讀了大專、本科,少部分人還讀到了研究生。

  北大保安的學習是多元化的,他們中有的愛好文科類書籍,有的愛看經濟類書籍。

  他們會在學校裏聽講座、上自習,也有人自學日語、英語,有的保安甚至可以用英語接待外賓。

  保安與大學生,兩者之間似乎被命運劃出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但北大的保安們,卻來了個華麗的逆襲,書寫了約有五百保安考學深造的傳奇。

  不僅是在大學,在整個社會中,都有不甘被命運安排的人。

  他們出身可能卑微,但依然有著一顆上進的心,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追逐自己的“詩和遠方”。

  不願意把生活庸俗化,把未來功利化,這樣的心態讓更多的人擁有夢想,也讓更多的人實現夢想。

  正所謂,欲得天助,必先自助,在奮鬥的路上,真正打動人心的,就是那種不甘平庸、奮力向前的姿態。

 

  03

  如果不敢開始,便永遠無法成長,如果不去尋找,便永遠都是迷茫。

  牛文就曾在她的書《你越迷茫,越要去闖》中說:

  “生活很難,但比難更可怕的是你從未相信未來的美好和幸運,放棄了自己做夢的權利和追夢的腳步。”

  最近從央視主持人史小諾的新書《40而立,也不晚》中,讀到了她的故事:都說30而立,可也不是人人到這個年齡,就一定都立起來。

  40歲之前,史小諾的人生一帆風順,雖早已進入央視,也算央視2套主持經濟類節目經驗豐富的主持人。

  但她覺得每天還是隻不過按時到台裏錄播,根本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節目,不算太紅,不經常看這個台節目的人甚至很多都不知道她是誰。

  可是就在40歲這一年,她突然開始反思這過於平靜和順利的一生。有天在化妝間,她突然對著鏡子裏的自己想:我就一直要這樣過嗎?

  家裏父母也希望她就這樣一直工作到退休,隻要平安幸福,不用怎麽折騰已經挺好。

  可史小諾卻選擇了再一次出發,在上有老下有小,是女兒也是母親的40歲時,創辦了一檔財經人物紀錄片《遇見大咖》,她擔任製作人。

  雖然製作欄目過程中,遇到很多各式各樣的困難,但她和團隊成員們還是一一克服了,最後《遇見大咖》一炮打響,還繼續錄製了第二季、第三季。

  史小諾說:“不行動,我永遠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這樣的欄目,和這些優秀的企業家們麵對麵交流、認真做一件事時,才發現自己得到那麽多成長。”

  是的,在遇見大咖之前,她先遇到了自己,通過不斷的努力,她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很佩服她的這般勇氣,在這樣一個平穩安定的年紀,可不是人人都敢做出這樣的選擇。

  家人們說她停在原地也很好,但她卻開啟了一段新的旅程,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隻要想把事做成,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隻要想出發,任何時候也都不晚。

  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會在瞻前顧後上浪費時間。

 

  04

  這也讓我想起了電影《阿甘正傳》。

  影片中智商有缺陷的阿甘,小時候總愛被人欺負,一次在被夥伴欺負時,好朋友珍妮大聲地告訴他:“阿甘,快跑”。

  就這一句,讓他奇跡般地擺脫了矯正器,成了跑步高手。

  他的速度幫助他大學所在的橄欖球隊拿過冠軍,也讓他在越戰中成功地救出了其他士兵,還因為長跑一度成為名人。

  很難想象,如果當年阿甘不勇敢前行,隻是停留在原地,結局會怎樣。

  是啊,就像電影中的那句經典台詞說的一樣:“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麽味道。”

  《道德經》有雲:“道可道,非常道。”

  實際上,人生原本具有一條行之有效的改變路徑,每一個通過摸索並發現路徑的人,嚴格自律地按照這個去做,都會不斷地取得成功。

  這條道既簡單又複雜。

  簡單到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發現,又複雜到每個人都很難堅持去做。

  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會在猶豫不決上浪費時間。

 

  05

  曾聽到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古時候,有一位得道的高僧,他法力無邊,能移動所有阻擋自己去路的大山,人人都視他如神明。

  這天,忽然有一個人問高僧:“大師,如果有一天你沒辦法把山移走了,怎麽辦?”

  眾人都屏住呼吸,想知道這位高僧會如何回答。

  高僧隻是淡淡一笑:“山不過來,我便過去。”

  是啊,山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改變其實就是這麽簡單。

  沒有人可以主宰世間所有的事物,但每個人都能主宰自己。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絕望的人。

  印度國父甘地說:“在這個世界上,你必須成為你希望看到的改變。”

  想要世界按照你的想法變化,先讓自己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我自己也有同感,以前我閱讀一些很喜歡的書籍時,總會給那些才氣逼人的作者拍手稱快。

  書中的思想不僅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還能三言兩語就把我們想說卻說不出來的話,言簡意賅地表達了出來。

  真是讓人非常敬佩和羨慕。

  直到後來,開始寫作,向那些優秀的作者學習,自己輸出一些文字後,才讓我深刻地體會到:

  “任何一件事做起來都不容易,難的其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開始的行動。隻有自己去寫、去努力,而不是停在原地,才有可能更上一層樓。想到就去做,別給等待太多時間。”
 

  06

  羅斯福就曾說過:

  “做任何決策時,選擇做對的事是最棒的,選擇做錯的事是第二棒的,選擇‘什麽都不做’是最糟的。”

  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麽都不做”比“做了但錯誤”還糟。

  什麽都不做或許可以避開錯誤的可能性,但永遠也踏不出邁向成功的那一步。

  也曾聽過:沒有趕上航班是因為你動身太遲,錯過了商機是因為你猶豫不決。

  上天把機會拋來時,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但它隻賜予那些離開原地、不斷前行的人。

  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會在行動上浪費時間。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