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0*

當人們在說“隨便”的時候,其實一點都不隨便

  當人們在說隨便的時候,其實一點都不隨便

  文/周梵

  人們在關係中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常常不願意主動而明確的表達自己的需要,總試圖表現的特別識大體,隨和,無欲無求,期待別人猜到你想要什麽,並主動把你想要的給你。

  1

  我們常常在飯桌上見到這種人,旁人問TA吃什麽,TA會說隨便,都可以。

  旁邊點菜的友人點點頭說,好,那我們點個水煮魚吧。然後TA說最好不要點太油的菜,不健康,友人就說,哦,那就清蒸魚吧。TA說行啊,我都行。

  然後菜上了,吃著吃著TA又會說,這魚不是很新鮮,上次來吃他們家的魚就不新鮮,應該不點魚的。

  旁邊點菜的人內心強大的,哈哈一笑不以為意,是的,知道了,下次就不點魚了。

  內心沒那麽強大的,又尷尬又憋屈,媽蛋,問你意見你不說,點完了又挑三揀四的!

  人們在關係中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常常不願意主動而明確的表達自己的需要,總試圖表現的特別識大體,隨和,無欲無求,期待別人猜到你想要什麽,並主動把你想要的給你。

  有這種性格特質的人若是做朋友,不近不遠的,實在不爽了還可以躲一躲少見麵。

  若是這人是身邊至親的人,比如你父母或者你的伴侶,那考驗就來了,如果你自己也有這種特質,先不說別人的感覺,光你自己就能把自己給逼瘋。

  一次我的一個朋友Y跟我抱怨:

  早年間,她剛工作時,每年她媽媽生日,她都會問媽媽,今年生日你想要什麽?

  媽媽就會回答,哎呀,算啦,你們掙錢也不容易,就別花錢給我買禮物了,你們好好的就行了。

  後來Y就不問了,自己買,但不管是買的羊絨衫,還是為父母報的旅行團……無論是便宜的還是貴的,似乎沒一次讓她媽滿意的,不是嫌貴了,就是嫌麻煩,要不就說用不上。

  如果真是買了什麽用得上的東西,回頭還要把錢還過去,態度還特別堅決。送了幾次都不歡而散,Y慢慢的就不送禮物了。

  前兩天Y和她媽為了個什麽事兒爭吵起來,老人家看起來是憋了很久了,一肚子委屈,把Y的總總罪行樁樁件件數落一遍。

  其中最大的一項就是,從來都不關心她,隻知道給自己老公買禮物,給自己孩子買禮物,這麽多年了卻從沒送過自己媽禮物。

  還說Y隻知道把她當老媽子使,她生Y養Y有什麽用,Y對她來說根本指望不上。

  Y跟我吐槽時委屈得不行,說,當初她自己說不要,不喜歡的,現在倒成我的錯了。太不講道理了。

  我告訴她:

  你所有的憤怒和委屈,是因為你認為她是在針對你。你認為她針對你,是因為你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力量去理解她內在的心理過程。

  在你看來,她的表現是不講道理和無理取鬧。明明自己拒絕了你對她的好,但反過頭來又指責你對她不好。

  這種行為的心理原因有很多:無價值感、不配得感、自我證明、自我壓抑……總結起來就一條——不配得感。

  麵對並承認自己的需要的基礎,是要有強大的自我接納能力的。

  因為你要承認自己是可以自私的,對自己自私沒有任何的道德評判,當然也包括對別人的自私沒有評判。

  2

  很多中國人是以自己有需要為恥的。

  從古至今,所有的主流教育都在不遺餘力地扼殺個人需要的合理性。

  最出名的恐怕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了,一個四歲的孩子把最大的梨讓給其他家人,留給自己最小的。

  無論是否出於真實的自願,把這件事作為典範大肆宣揚都是及其不合適的。

  這會讓所有的父母都引導為以這樣的一個參照標準,來教育和要求自己的孩子,這勢必會讓那些希望留下大梨的孩子有沉重的羞恥感。

  所以這些孩子人格發展最後隻有兩種方向,要麽變得隱忍和壓抑,要麽叛逆和憤怒。

  一方麵有著出於人性本能的需要,一方麵這種需要又被強烈壓製,日後發展出分裂的人格簡直是不可避免的。

  這就是為什麽這個時代糾結的人那麽多,因為內在永遠有兩股力量在征戰。

  記得很多年前看一個訪談節目,嘉賓是周星馳。

  他回憶小時候的一件事,說那時候家裏很窮,有一次媽媽帶他和其他兄弟姐妹上街,經過路邊一個小攤,幾乎沒擁有什麽玩具的他看到一個小玩意兒,非常非常喜歡,就央求媽媽跟她買。

  可是媽媽不同意,他繼續央求甚至哭了起來,結果媽媽在大街上把小小的周星馳打了一頓,拖著他離開了那個小攤。

  周星馳在講這段故事的時候,表情非常嚴肅。在故事結束後,他蹙著眉頭看著主持人的眼睛,說,他們不給我買就算了,為什麽還要打我?

  問這個問題時的周星馳已經快五十歲了,即使他已經過了這麽多年,和擁有了巨大的成就,他依然無法釋懷這件事。

  當我們不尊重自己的需要時,自然就無法尊重他人的需要。

  周星馳父母的反應,是那個時代為人父母極其常見的反應,而且即使到了現在,這種情況也沒有改善多少。

  3

  孩子想去遊樂場,一遍遍地對媽媽表達:我想去遊樂場嘛。

  剛跟爸爸慪完氣的媽媽很煩:你怎麽這麽不懂事,媽媽為這個家整天忙,給你賺錢買吃買穿,好不容易休息下,你也不體諒媽媽?成天正事兒不幹,就知道玩!

  於是孩子真覺得自己做錯事,悲傷地回到自己房間。

  父母都是普通人,當然會有無法滿足孩子要求的時候,會有情緒,會累,會感覺到壓力。

  而這些時候的我們就會有想要休息,不想承擔這種壓力,或者有想要一個人待一會兒的需要。

  但因為父母們從來都沒有學會直麵自己的需要,所以當這些真實的需要浮現時,會讓父母感到羞恥或內疚,尤其是自我價值感低的父母。

  於是他們拒絕孩子時,會附加一堆道理來證明自己的拒絕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

  講道理的本質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這樣雖避免了內疚,但愛的流動卻被阻斷,孩子體驗到被拒絕=我是錯的。

  真正讓人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沒有達成,而是被評判為錯誤的,不講道理的我不值得愛。

  這就是周星馳已經年近半百,卻依然沒有從童年的那個故事裏釋懷的原因吧,因為那帶來一種深深的,感覺自己不值得被愛的感覺。

  4

  壓抑自己需要的人,到最後並不會因為這些自我壓抑而自我的需要就消失了,它們依然會在那裏,隻是以一種更隱蔽更迂回的方式呈現出來。

  要麽根本就徹底否認自己的需要而對他人各種討好,要麽就要為自己的需要找上一大堆的理由和道德標榜,同時要做另外一件事,抨擊對方如果不滿足自己的需要,那對方就是道德低下。

  我的一位訪客,是位非常非常漂亮的女人。

  她和身價不菲的丈夫感情破裂,各種狗血劇情都上演了一遍,最後實在痛苦不堪想要離婚,她表現出很灑脫的樣子說我可以什麽都不要,我隻有一個條件,我希望由丈夫來撫養兩個孩子,因為這樣才可以給孩子最好的照顧。

  結果丈夫就是不同意留下孩子,她在谘詢時跟我抱怨,怎麽會有這麽不負責任的男人,我認識的最不恥的男人,離了婚都是搶著要孩子的,而這個男人的人品真的太爛了。

  我提醒她,希望對方留下孩子是你的需要,因為你沒有信心應對一個單身媽媽帶著兩個孩子的生活,這種生活你目前還做不到,你害怕了,但這並不丟人。可是你不能為了粉飾自己的害怕,而在道德層麵上去譴責對方。

  這個行為就跟那個因為身心疲憊而不能帶孩子去遊樂場的媽媽,卻責罵提出要求的孩子是多麽過分多麽不懂事的心理動力是一樣的。

  5

  2014年獲得最佳劇情、最佳男主角等多項大獎的美劇《絕命毒師》是部非常深刻的片子。

  主角是一位中學的化學老師沃爾特,一輩子都活的窩窩囊囊。

  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症的情況下,為了給家人留下財產使他們在自己死後衣食無憂,他瞞著自己的家人,利用自己的化學知識製造毒品。

  可當他攢夠了當初打算留給孩子的錢之後卻停不下手,繼續製毒販毒,從第一次殺人的戰戰兢兢到後來的輕車熟路,卷進越來越多的犯罪集團和案件中。

  他的行為同時也給家人帶來了很多危險,最後事情敗露,他的妻子和兒子也知道他之前賺的錢是製毒獲得的,在家人承受巨大壓力憤怒痛苦時,沃爾特每次都會跟自己的妻子辯解說,我做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這個家。

  在《絕命毒師》大結局的那一集,沃爾特已經眾叛親離,家裏原來的房子也被政府收走了,妻兒和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女兒住在臨時安置點裏,他自己則躲在北方一個鎮上。

  躲了將近一年之後,他最後決定回去以同歸於盡的方式和之前背叛他的罪犯黑幫們做最後的了結。他躲過警察,回到妻兒居住的簡陋公寓,和家人做最後的告別。

  他交代了一些事情,最後對他的妻子說:我所做的一切,你要明白……

  她的妻子壓著憤怒打斷他:如果還要我再聽一遍,你做這些是為了這個家……

  沃爾特打斷她,說,不,我做這些是為我自己。我喜歡。我真的很擅長這些,而且我,終於算是真正精彩地活過了。

  他的妻子驚愕地聽到這些,這是她第一次聽到沃爾特終於不再拿家人為自己的行為做解釋的理由。

  她整個人都放鬆下來,閉上眼睛低下頭,輕輕地點了點頭。

  我知道,這一刻,她才真正可以原諒沃爾特的所作所對家人帶來的傷害。

  6

  內心越虛弱的人,往往越害怕麵對自己的軟弱,越有匱乏感的人,越要用盡全力掩飾自己的自私。

  當沃爾特經曆了那麽多風浪,他的內心終於從一個懦弱的男人變成一個有力量的男人了,也就在這一刻,他才敢於承認和麵對自己的需要。

  當你真正懂得坦誠表達自己的需要,你才開始變得真實有擔當。

  人們並不反對他們的家人朋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愛自己滿足自己。

  可人們不能接受的是對方一定要不停粉飾自己的需要,並用道德綁架的方式來強迫別人滿足自己的需要。

  敢於直麵和承認自己的需要,並為此負責,並且推己及人,同時能夠理解並尊重他人的需要。這就是愛自己。

  但明明有需要,卻用各種理由為自己的需要辯解,否認它,粉飾它,甚至抨擊別人的需要,貶低他人需要的合理性。這就是自私。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