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1*

早點知道這3件事,可以讓你少奮鬥10年

  早點知道這3件事,可以讓你少奮鬥10年

  文/haruko

  知乎上有個話題叫做:為什麽畢業三四年後,同學之間的差距會拉大?

  一條高讚回答讓不少人表示感同身受:

  其實讀書的時候彼此就有不小的差距,不過學校掩蓋了這個差距。

  從小學到大學這16年大家都在讀書,彼此在一個班級、同一批老師教、讀一樣的課本、考一樣的試,看似沒有什麽不同,但其實差距很大。

  學習這種模式,讓我們看起來都很接近。但等到大學畢業真正走向社會後,那就是這些同學顯露差異化的時候了。

  而其中,最大的差距是人的思維模式。

  思維決定認知,認知則決定了你未來到底能夠走多遠。

  《別讓壞習慣毀了你》這本書中提到:好的思維可以成就一個人,而壞的思維可以毀滅一個人。

  走入社會後,盡早了解以下3種思維模式,可以讓你比同齡人少奮鬥10年。

  1、專業,你的核心競爭力

  羅振宇曾提出U盤化人生的概念:自帶信息,不裝係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

  這種生活方式,把所有人們不看好的不穩定因素,變成了優勢。

  於是許多年輕人開始認為,工作不在尋求安穩,而在追求價值,隻要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穩不穩定不重要。

  這一點絕對沒有錯。

  但是一定有個前提:肚子裏得有貨,至少在一個領域能夠做到專業。

  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競爭都無比激烈,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然而也有不少人隻滿足於泛泛地了解一些知識和掌握一些技能,學什麽都淺嚐輒止,表麵上看起來什麽都懂。

  其實這樣的人,早就失去了核心競爭力,因為工作能力平庸,很容易被他人取代。

  在外企做HR的表姐曾跟我說過一件事:

  2015年時,她們公司在一所大學通過招聘會,招到了兩位網絡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

  同學A和B起初擔任的都是網絡維護工程師一職。

  同學A對於網絡維護方麵了解一點皮毛,但沒興趣認真鑽研,以致於都工作整整兩年了,他仍然沒有學會公司的全部網絡技術。

  後來他被調到了軟件研發部門,依然對專業知識保持著淺嚐輒止的態度,工作能力始終得不到部門上司的認可,最終不得不離職。

  同學B做了半年網絡維護工程師的工作,掌握了一點皮毛技術後,向人事提議轉到隔壁部門去做程序員的工作。

  剛學會編程,做了半年程序員的工作後,又沒有了繼續鑽研的熱情,再次向人事提出想轉到公司的銷售部門,這一次,人事拒絕了,他不得不辭職。

  初涉職場的年輕人,總是有這樣的心態:

  剛學到一點東西,就以為自己無所不通,而實際上卻是隻知其表不知其理。

  任何工作都有它的奧妙之處,隻有深入了解,你才能掌握它的精髓。

  梭羅曾說過:判斷一個人的學識,就要看他主動把事情弄清楚的程度。

  有的人做事習慣淺嚐輒止,部分原因是態度不認真。

  另外一部分原因則是以為自己掌握了全部相關技能,錯誤地把自己學到的淺薄功夫當成了過硬本事。

  同學A屬於前者,而同學B屬於後者。

  職業技能在精,不在多,紮紮實實掌握一項專業技能比大致通曉多項職業技能要強得多。

  因為這個時代,專業才是你最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2、拒絕線性思維

  線性思維,說的是用單向的直線模式思考問題的方式,它的軌道是單一的,是一種極為刻板的靜態思考模式。

  在知乎上,曾看到一個答主分享自己留學時出車禍的事情: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車子開到半路拋錨了,他猜想是自己油耗盡了,於是下車檢查油箱。

  因為沒帶手電筒,手機又放在駕駛室,他懶得去拿。

  正好順手摸了下口袋,掏出了點煙時用的打火機。

  於是他點了打火機,用來照明。

  隨著一聲巨響,他失去了知覺。

  路過的一名好心司機及時把他送到了醫院,醒來時他渾身動彈不得。

  那場大火後,他的車當場燒毀了,本人身上嚴重燒傷,萬幸的是,命保住了。

  後來談起那段引火燒身的日子,他依舊心有餘悸。

  我當時想借著打火機的光,看看油箱裏還剩沒剩油,根本沒想到打火機的火能把車引爆。

  這是典型線性思維惹的禍。

  思路隻沿著單一的方向走,必然會導致思考問題不周。

  按照這種方式來處理問題,往往是致命的。

  實際上,長期以來,我們總是習慣於使用線性思維來看待世界。

  用非黑即白的標準簡單地劃分事物的性質,卻忽略了灰色地帶的存在,否定了其他的可能性。

  世界在本質上是非線性的,它是多維度、立體的、變化的。

  所以我們麵對問題時,不能隻沿著一條思路思考,而是要多層次,多維度地分析問題,全麵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

  3、短視,你最大的敵人

  讓我們先來做一道簡單的選擇題:

  有關調查發現,居然不少人更願意今天就得到200元,而對遙遠的三年後5倍的收益滿不在乎。

  這種現象表麵上看起來非常奇怪,但卻深刻揭示了大多數人思維上的誤區。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傾向:

  寧願選擇眼前較小的利益,而不願意等待日後較大的收益。

  這種貪圖眼前利益,而不考慮長遠利益的短視思維,稱之為雙曲貼現。

  電視劇《歡樂頌》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樊勝美。

  原生家庭給她的生活拖了後腿,但在上海打拚多年,為何在職場中也不能獲得成功?

  後來有一集,安迪的內心獨白讓我瞬間醍醐灌頂。

  安迪終於明白為什麽樊勝美在上海這麽多年,隻能坐到那個位置,因為樊勝美是辦公室的老油子。

  目光短視,格局太小。

  雖然通曉人情事故,但是沒有責任感,挑不起大梁。

  樊勝美在職場上遇到事情,第一想到的就是自保,隻顧眼前的利益,不做長遠打算。

  這種類型的人認為今天比明天重要,今日的利益才是最真實可靠的。

  研究員曾在美國和哥倫比亞的4歲孩童身上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塊棉花糖,告訴他們如果誰能忍住15分鍾不把棉花糖吃掉,就能得到第二塊糖。

  兩個國家的孩子反應大抵一致。

  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得到第一塊糖後立即把它們吃掉了。

  僅剩三分之一的孩子抵製住了誘惑,拿到了第二塊棉花糖。

  很多年後,研究員回訪了那些接受過棉花糖實驗的孩子,發現當年那些能抵禦住誘惑的孩子長大後普遍更成功。

  有人常說明白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其實,你缺的隻是跨越雙曲貼現的勇氣。

  明知道隻有管住嘴、邁開腿才能減肥,但因為不會馬上奏效,有人便寄希望於淘寶上所謂的奇效減肥藥,期待立竿見影;

  明知道隻有死磕自己才能成長,但因為不會馬上奏效,有人沉迷於各種成功學,期待不努力就能成功......

  人們往往會高估短期收獲,而低估了長期收獲。

  隻有改變短視的思維模式,你才能在將來走得更長遠。

  4、結語

  這世界上人和人生來不同,不管是資質、背景,還是受教育的機會。

  而那些優秀的人,我們往往認為他們擁有非凡的智力。

  但其實,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思維模式。

  莫羅曾說過:我們都是自身經曆的囚徒。

  所以不要用舊有思維去限製自己的人生。

  調整和建立新的思維模式,你會迎來更好的自己。

  作者:haruko,一個老電影愛好者。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to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