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7*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一)

  半年多過去了才將這本《月亮與六便士》讀完。

  這本書的前幾章太難進入情境了,每次拿起來翻兩頁就放下,心想真不知道作者想說什麽。沒想到耐著性子讀下去真是很好看呢。

  合上書,第一個躍入腦子的人反倒是斯特裏克蘭德的第一任妻子。在他們幸福生活的時候,她純真善良;在丈夫離家出走時,她奮力爭取;當生活走投無路時,她開打字店謀生;在生活變好時,她惦記著支助丈夫;在丈夫去世並成名時,她隻肯講過去兩人的幸福。在世俗看來,這是一個善良且堅強的女人,可我分明也能看到她的虛偽。她欲支援丈夫,倒不如說她希望看到他落魄的樣子;她不肯對別人說丈夫曾經拋棄了自己,因為她沒有留住他,這是多麽沒有麵子的事。作者說:那時我還不了解人性多麽複雜,我不知道真摯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蘊藏著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惡中也能找到美德。人不可能憑本性活著 ,在人際關係中不可避免地要在乎別人的看法。斯特裏克蘭德四十歲以後憑本性活著,周圍的人覺得他是個落魄、不努力、不講理的人,而作為讀者的我們覺得他是真摯的、有追求的人,因為這樣的生活是我們可望不可及的,我們甚至連自己的追求、理想都搞不清楚。

  這本書再次說明了瘋子天才一步之遙。斯特裏克蘭德這個瘋子似的人物在四十歲的時候突然覺醒,跑去巴黎作畫,後走頭無路,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創作了許多藝術傑作。 我們永遠不要妄加評論別人的生活,生活的選擇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裏,淡泊寧靜和做一個著名的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都是自己選擇的幸福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二)

  這是我第一次很自覺地想寫一些關於我讀過的書的感覺。我想寫下來這份感覺,主要是因為這本書給我太多的震撼了,壓的我踹不過氣來,我迫切的需要通過寫作這一方式來緩解心中的那份沉重。

  看過《月亮和六便士》後,我一直篤信作者毛姆不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偉大的心裏學家。盡管在此之前,同時在此之後,我並沒有看過有關毛姆的簡介,我的這份篤信我是很堅定的。這本書對人的心裏的細節描寫及為何會產生這種心裏的分析,讓我十分震撼,以至於我到現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還沒有得到平靜,甚至是連語言這個我最為熟悉的東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說了。盡管這本書給我帶來這麽強大的震撼,以至於我都不能好好的說話,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寫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完整本書後,我最大的感觸是我認為查爾斯。思裏特克蘭德尋找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個新的靈魂。對這句話,感觸頗深。一直以來,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告訴我要做自己,要做真正的自己。於是我以為隻要我做到了自己,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個性與才華,我便可以一鳴驚人,成為萬眾矚目、名留史冊的人物。可是當我看見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事情似乎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麽簡單。我親身經曆與感受到了斯特裏克蘭德的事跡與存在,我看著他拋棄妻子,看著他又如何傷害對自己最真的朋友,這樣一個未被社會傳統價值觀的人為何能夠取得這麽偉大的成就?心中很震撼!也就通過作者不斷的記述並且引起潛意識的問題,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偉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偉人,他在成長中必須要做一些違背社會道德的事情,他們拋棄以前的生活基礎,被人們認為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及社會道德敗壞的人。但是他們在做這些時候,早就已經忘卻了社會道德對他們的審判,他們心中有的隻是一個新的靈魂。但是這個新的靈魂在他們剛拋棄以前生活基礎的時候,還沒有成行,還不足以讓這個新的靈魂發揮到讓世界為之震撼的地步。於是他們需要繼續磨練,需要在社會裏麵輾轉,尋找一處真正適合他們新靈魂居住的地方。這樣他們才能創作出不朽的價值。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三)

  看完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首先說明這書壓根和月亮或者便士就沒有任何關係,就如我讀書的夜裏,雖應是月圓人圓的時節,天上和四周卻空空蕩蕩一樣。

  故事的情節不算多複雜,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本已有牢靠的職業和地位、美滿的家庭,可謂中產有餘了,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在異國不僅肉體受著貧窮和饑餓煎熬,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後,主人公最後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於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後世震驚的傑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後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

  這個故事的精彩程度遠遠沒有作者講故事本身精彩。一個追求夢想的人,拋棄家庭妻子孩子工作一切,去追求夢想。這樣的人,特別是故事中的Strickland,是自私、不負責任、逃避現實不敢麵對、甚至有些冷血的與世俗價值觀絕對違背的社會異類,他妄圖擺脫社會給他的一切枷鎖,尋找自己的生存方式,哪怕是忍受饑寒交迫和種種折磨苦難,都無怨無悔。這樣的人讓人覺得可恨,因為如果大家都向Strickland一樣,這個社會要麽徹底亂套,要麽就是實現了共產主義。但這樣的人又讓人佩服,甚至羨慕,他無疑是強大的,有勇氣與毅力。無論最終的結果是什麽,他能夠找到自己的夢或者過上夢裏的世界,他都已經成功了。做自己的夢,讓別人說去吧!毛姆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從各種人的角度出發,間或夾雜些自己的評論,將主人公刻畫的淋漓盡致。他的筆就如刀,雕刻出的現象豐滿生動。

  這個有些冷峻的的故事,再我看來卻很有童話的味道。Strickland是孤獨的,"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裏,隻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因此我們隻能孤獨地行走,盡管身體互相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我們好像住在異國的人,對於這個國家的語言懂得非常少,雖然我們有各種美妙的、深奧的事情要說,卻隻能局限於會話上手冊上那幾句陳腐平庸的話。我們的腦子裏充滿了各種思想,而我們能說的隻不過是像'園丁的姑母有一把傘在屋子裏'這類話。"他的這種孤獨很有幻覺的成分,虛幻不可觸摸。他的生活有些超然物外,無法想象一個在現實社會生活了四十多年,過著"正常"生活的人,能夠一夜之間就放棄一切。他對愛情的評價體現了他的價值觀:"我不需要愛情。我沒有時間搞戀愛。這是人性的弱點。我是個男人,有時候我需要一個女性。但是一旦我的情欲得到了滿足,我就準備做別的事了。我無法克服自己的欲望,我恨它,它囚禁著我的精神。我希望將來能有一天,我會不再受欲望的支配,不再受任何阻礙地全心投到我的工作上去。因為女人除了談情說愛不會幹別的,所以她們把愛情看得非常重要,簡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們還想說服我們,叫我們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愛情。實際上愛情是生活中無足輕重的一部分。我隻懂得情欲。這是正常的,健康的。愛情是一種疾病。女人是我享樂的工具,我對她們提出什麽事業的助手、生活的伴侶這些要求非常討厭。"

  這些話離經叛道,這樣的人被作為異端。"性的饑渴在思特裏克蘭德身上占的地位很小,很不重要,或毋寧說,叫他感到嫌惡。他的靈魂追求的是另外一種東西。有時欲念把他抓住,逼得他縱情狂歡一陣,但對這種剝奪了他寧靜自持的本能他是非常厭惡的,他甚至厭惡他在淫逸放縱中那必不可少的伴侶,在他重新控製住自己以後,看到那個他發泄情欲的女人,他甚至會不寒而栗。他的思想這時會平靜地飄浮在九天之上,對那個女人感到又嫌惡又可怕,也許那感覺就像一隻翩翩飛舞於花叢中的蝴蝶,見到它勝利地蛻身出來的肮髒蛹殼一樣。"所以他可以拋妻子,待他遇到第二個女人的時候有棄如敝屣。

  他格格不入,尋找夢幻島,"我認為有些人誕生在某一個地方可以說未得其所。機緣把他們隨便拋擲到一個環境中,而他們卻一直思念著一處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處的家鄉。在出生的地方他們好象是過客;從孩提時代就非常熟悉的濃蔭鬱鬱的小巷,同小夥伴遊戲其中的人煙稠密的街衢,對他們說來都不過是旅途中的一個宿站。這種人在自己親友中可能終生落落寡台,在他們唯一熟悉的環境裏也始終孑身獨處。也許正是在本鄉本土的這種陌生感才逼著他們遠遊異鄉,尋找一處永恒定居的寓所。說不定在他們內心深處仍然隱伏著多少()世代前祖先的習性和癖好,叫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們祖先在遠古就已離開的土地。有時候一個人偶然到了一個地方,會神秘地感覺到這正是自己棲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尋找的家園。於是他就在這些從未寓目的景物裏,從不相識的人群中定居下來,倒好象這裏的一切都是他從小就熟稔的一樣。他在這裏終於找到了寧靜。"

  這部小說,對於想要追求精神自由但又無勇力去實踐的人,或安慰或被擊中,總之能收獲些什麽。

  最後說說書名的由來。按照譯者的解釋,月亮,高高在上,如理想;便士,是最小的貨幣單位,就如現實。現實和理想的衝突,是人類永恒的主題。

Tiny
發現更多相似內容:
  •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 文/小凊 在談到讀後感之前,原諒我的才疏學淺與見識淺薄:我在接觸《月亮與六便士...

  •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一) 半年多過去了才將這本《月亮與六便士》讀完。 這本書的前幾章太難進入情境了,...

{$tongji}